鬼谷子一辈子,下过一次山。他收过四个徒弟:庞涓、孙膑、苏秦、张仪。四人出师后,用鬼谷子的兵法和纵横术,在战国乱世当中,出将入相,呼风唤雨,成为了能够决定一国兴衰的决定性力量。四个徒弟,一个比一个厉害。一门学问,有术和道之分。兵法的最高境界不是取胜,是息争。练武的至高境界是,止戈。做到这两点,要具备两个东西:实力和德行。

内家拳有个“卸甲”,是隐喻,不是盔甲。是肩胛骨下沉,背阔肌打开的技术,也叫掤背。与之对应的还有个东西,就是“夹脊”,开背后,还要学会合背。打拳不能一直卸甲,要根据动势,进行开合。卸甲是开背。夹脊就是合背。肩胛骨是个扇门,一开一合。目的是什么,练躯干部的两个劲,竖劲和横劲。成就腰椎的是丹田,使胸椎和颈椎强大的是肩胛骨。如果一直卸甲打拳,则始终是横劲,竖劲被削弱。反之亦然。完整的功法,不会偏重哪一方,都是周而复始的。其实万法同源,说法不同而已。真正做好了卸甲夹脊,等同于做好了含胸拔背。卸甲必然合胸,夹脊一定开胸,不用刻意管它,都是连锁反应,只需要将头领好,不要低头猫腰即可。必须强调的是,以上两个活儿,都是动态的,不能认为是固态技术。否则就练偏了,再举个例子,沉肩坠肘怎么做?一直往下沉着膀子吗,这样认识就偏激了,真正懂沉肩坠肘的知道,其实就是卷肱,是裹劲。但没有兜劲,哪来的裹劲呢。练拳要懂得,合胸,卸甲,掤背,开肋等,是一个连贯动作。开胸,夹脊,束肋也是一个连贯动作,这两个动作合成一个动势,才算完整的一式。拳法一定都是相辅相成的,如果有偏颇,东西就不完整了。

为什么古人有纵横二字,不仅仅指鬼谷子的心法,武学里同样也有纵横之术,只不过成就在了身上。世界有经纬之度,人间有纵横之术。格局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大格局会有大气象。鬼谷子说,天地之道,捭阖者。纵横反出,反复反忤,必由此矣。意思是,来回调动,反复运作。通过不断的调整,找到最合适的方式。不断的磨合,才可以堪当大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