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骏510上市以后可以说是勇猛无前,直接将哈弗H6从销量冠军的宝座上拉了下来,而传祺GS4、吉利博越等SUV的销量也是常破两万,形成了百花齐开的局面。长久以来国产车轿车很难打破十万的轿车天花板,以及二十万的SUV的天花板,但是值得欣慰的是各家车企都在努力。

在汽车圈里面,一分钱一分货几乎成为了一个定理,一般来说,汽车发生质变是在十七万左右和五十万左右两个价位,可以认为车子上了十七万就上了一个阶梯,上了五十万又上了一个阶梯。

也就是说,抛开品牌溢价,但从车的综合素质上来讲,包括底盘、滤震、NVH、油耗、配置、操控和舒适,其实十七万的车和二三十万的车差别不会很大,五六十万的车和一百万的车差别不大。

而前面说了汽车一分钱一分货,后面却说那么其实十七万的车和二三十万的车差别不会很大,五六十万的车和一百万的车差别不大,那么钱差到哪里去了呢?差在了汽车特性和品牌溢价上。宝马以操控著称,奔驰以内饰豪华著称,奥迪以底盘质感著称,法拉利兰博基尼以贵著称,多少人曾经对本田的红头发动机趋之若鹜,日产的GTR,本田的NSX和丰田的RC-F,超跑的速度低廉的价格,就是这些看不见的汽车特性影响着价格的差异。

那么回到5、6万的车与10万左右的车这个问题上,明显都属于十七万以下的车型,它们的汽车特性是非常统一的:买菜车。其作用一般都是用来代步和日常使用,不具备其他认知价值属性。

比方说,宝骏510,5万多起步,最高7万多,价格的变化带来的只是变速箱以及配置的不同。其特点是空间很大,不是一般的大,甚至某些10万左右的车型都比不上它大,而且内饰讲究,设计出彩,外观时尚靓丽,这些都是它的卖点。在符合家用车买菜车的基础上,增加了其他附加值。

从能看到的地方来说,宝骏510毫不逊色与10万的车型,无论是合资车还是自主车,它与10万左右的车差别主要体现在隔音、技术含量、使用的材料、细节做工、是否用到了更新的技术等等,还包括由这些差别导致的它的耐用性和安全性。

因此还是那个说法,一分钱一分货,如果车价降低了,那肯定是成本降低了,所以如果不差钱,不要等到车子优惠几万的时候再出手,车虽然还是叫那个名字,外观看起来没变,但是骨子的东西变了,你是喜欢花更多的钱买个有趣的灵魂,还是喜欢等着优惠大了只买个好看的皮囊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