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自崇祯二年起兵以来,屡败屡战,流窜于全国各地,虽然一直被明军追剿,但始终败而不亡。犹如一个小强,一次次复起,最终抓紧机会进入饿殍遍地的河南,裹挟上百万人,一举占领北京,致使崇祯帝在煤山吊死,灭亡明朝,建立了大顺政权。

闯王李自成

面对明朝围剿,李自成能够一次次屡败屡战,为何在一片石被吴三桂和满洲八旗击败后却一蹶不振,最终被地主武装杀死呢?

第一,李自成在被明军追剿时,是处于弱势地位,朝不保夕,因此李自成的队伍始终能够团结如一。即使有矛盾,也会被面临的残酷环境中压下去。

未进入北京城的李自成,未失民心。当时天下流传着“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的口号,虽然这个口号并无远见,但也极大的获取贫苦民众的欢迎。使得普通贫苦民众对李自成十分支持。

李自成起义

而进入北京城后的李自成部队,心满意足,觉得从此就是他们坐天下了。部队以不可思议的速度迅速堕落,他们拷掠明朝投降的贵族官吏,在北京城纵兵抢掠,大失民心。

李自成

第二,围剿李自成的明军不断被崇祯帝和党争干扰。无论是孙传庭还是洪承畴,都是极为优秀的能臣干吏,他们文武双全,李自成一次次被追的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但每次面临成功时,总会有崇祯帝瞎指挥或其他官僚扯后腿,使李自成等农民起义军逃脱。

李自成

第三,所面临军队战斗力不同。李自成在明朝被围剿时,面临的部队始终是明朝的二流部队。明朝最精锐的边军和关宁铁骑都在边疆防备着蒙古和八旗。因此,一旦面对当时处于巅峰的八旗和精锐的关宁集团联合时,已经堕落的李自成部队,顿时不敌,一败而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