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汉字外圆内方,一个简简单单的汉字背后,蕴藏着很多的表意信息,它几千年的发展历程证明,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因此说,汉字对维系整个民族的向心力有着不可替代的显著作用,只是很少人能够意识到这一点而已。

曾几何时,规范、成熟的汉字,也是周边国家热衷学习的一个方面,日本人还肯动动脑筋,仿照汉字的偏旁结构,自创了一套文字。而有些国家懒得动脑筋,直接照搬过来,当时反正也没有什么知识产权保护,省心省力,这些国家中以今天的越南、韩国为重要代表。

当他们习惯了汉字之后,在某一历史时刻,为了证明自身民族的伟大,转而重新脱离汉字,创造属于本民族的文字,其不良后果也是显而易见的。简单地说,就是容易引起历史文化的断层,对于老祖宗留下来的文化典籍,一概不知所云。

就像人们所指出的那样:历史就是这个国家共同的民族记忆。因此这些不再使用汉字的国家,说不清老祖宗的历史,又怎么会有光明的前途呢?因此别看越南、韩国在亚洲地区上蹿下跳,其实他们始终上不了台面,不过是大国博弈时被推到前台的马前卒罢了。

但相比较于中国古代史上的西夏,越南、韩国还好一点,至少到现在为止,还没有灭国,而历史上的西夏,为了和北宋对抗,看不上汉字,也不再使用汉字,自创了一套晦涩难懂的“天书”出来,最后的结果是,他们仅仅存在了一二百年便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

当年的李元昊,曾臣服北宋,后来看到北宋武力不强,于是就拥兵自立,建立起了西夏国。西夏建立后,他们的统治者感觉使用汉字有损尊严,为了和北宋彻底切割,让国家中有文化的臣子们开始创造属于他们本民族的文字。

大家都知道,文字是人类文明一个重要标志,不是坐在家里三五天就可以搞出来的东西,我们的老祖宗仓颉造字成功以后,史书记载:“天雨栗,夜鬼哭。”这是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也从侧面说明了造字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

而西夏的臣子们被要求在短时间内造出自己的文字,这就有些为难了,所以他们硬着头皮上,拿出没有条件也要去创造出条件的精神,仿照着汉字不停地改啊改。别人改造他人成果的时候,是化繁为简,他们倒好,反过来化简为繁,扭曲汉字的形状,再画蛇添足地加上许多没有意义的偏旁部首,最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造出了五千多个西夏文字。

这些西夏文字的效果如何呢?实践出真知,颁布后引起一片混乱,尤其是那些成年人,熟悉了汉字,再去学习新的文字,心里不由一万个草泥马奔腾而过,打死也掌握不了。文字的混乱,造成他们和汉文化的割裂,最终越发展越倒退衰落,早早地被蒙古给灭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