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六十年代,新中国刚成立不久,虽然人民摆脱了饱受被侵略、被奴役的痛苦,但社会生产力水平依然低下,国家依然很贫穷。中国仍然面临着内外忧患,一方面西方发达国家对社会主义政权的歧视和抵制,所以很多国家都不承认新中国。另一方面,西藏当时虽然和平解放了,1959年3月17日,达赖喇嘛出逃印度。甚至在印度、尼泊尔建立了叛乱武装基地,长期对中国边境实施武装袭扰。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国和巴基斯坦一穷二白,但却成了最好的铁哥们

巴基斯坦和印度原本在1757年的时候,一起沦为英国的殖民地。直到1947年8月14日英国实行印巴分治,巴基斯坦宣布独立,成为英联邦的自治领土。但独立后的巴基斯坦,与印度因克什米尔地区分治问题而引发了战争。同年10月27日,爆发了第一次印巴战争。

双方军队经过1年多的争夺战,导致伤亡惨重,胜负难分。最后在联合国多次努力下,宣布停火,并按照当时实际兵力部署划定了停火线。印度占据了克什米尔全境五分之三的地区,人口约400万。巴基斯坦只控制五分之二的地区,人口约100万,这次战争没有解决克什米尔归属问题。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国和巴基斯坦一穷二白,但却成了最好的铁哥们

十八年后,在1965年8月初至1966年1月,双方又爆发了第二次印巴战争。当时印度大军压境,巴基斯坦全线吃紧。于是巴政府紧急向1951年5月21日,与之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中国求助。幸好当时中国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否则就没有今天的巴基斯坦了。

当时,接到巴基斯坦总统的求救后,中国当即作出决定,用我们最好的武器,紧急援巴。虽然我们的飞机、坦克也不是那么的先进,可那也是我们仅有的家当。很少有资料报道那场仗是怎么打的,反正后来印军就这么稀里糊涂的败下阵来。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国和巴基斯坦一穷二白,但却成了最好的铁哥们

就这样,在那段困难时期,一个缺枪少炮、一个一穷二白的两个穷哥们从此成了最好的铁哥们,满怀感激的巴基斯坦真心地把中国当成了他的坚强后盾。豪情万丈、侠肝义胆的中国被人拜为大哥后,也是实实在在的把巴基斯坦的事,当成自己的事了,喀喇昆仑公路就是最好的见证。

在第二次印巴战争快结束时,巴基斯坦方面和中国政府进行了接触,经过商讨,双方很快签订了共同建设喀喇昆仑公路的协议。1966年两国工人在帕米尔高原炸响了开山第一炮。根据协议,中巴双方从两国边界海拔4700米的红其拉甫山口向各自方向修建公路。

1969年开始,原本由巴方负责建设的红其拉甫到哈里格希路段改由中方施工,哈里格希至塔科特的路段上的十余座桥梁也由中方建设,塔科特到伊斯兰堡的路段则由巴方建设。中国工程人员援助巴方建设了北起中巴边界的红其拉甫山口、南到塔科特大桥的路段,全长613公里。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国和巴基斯坦一穷二白,但却成了最好的铁哥们

经过十余年的努力,喀喇昆仑公路于1979年正式宣告建成,1986年5月正式对外开放。整条公路共有主桥24座,小型桥梁70座,涵洞1700个,建设中使用了8000吨炸药,8万吨水泥,运送土石3000万立方米。中方建设的路段最南端为塔科特大桥,于2004年8月更名为“友谊桥”,喀喇昆仑公路被称为公路建设史上的奇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