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最早形成于夏朝之前的氏族社会时期,是汉民族的传统服饰。同时,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文化在整个亚洲文化圈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秦汉到隋唐,中国一直以大国形象屹立于东方,期间中华文化也不断向四周扩散,其中最出名的莫过于日本遣唐使访问唐朝了。

日本遣唐使曾十六次到达中国,大到典章律令,小到乐艺茶技。只要觉得优秀的文化,都一律搬运至国内,也因此奠定了日本民族文化的来源。

偶然的是,两个国家都在十九世纪中期被强行打开国门,而后又都通过改革明确了自己的道路。不同的是,中国自下而上的改革比日本明治维新更剧烈,也因此中国丢失了更多的传统文化。拿服饰来说,日本以及韩国每逢盛大节日,都会穿着本民族服饰以示纪念,而中国就不会。

不过近几年来,随着国家的日益繁盛,民族文化在汉族人心中日益觉醒。如今,在全国各地穿着汉服的人群越来越多,汉服复兴成了一种趋势。若是有一天中国学习日韩,逢盛大节日需穿着本民族服饰,那么有哪些节日你需要身着汉服呢?

一:春节

春节是农历传统节日,现如今只有中国及周边几个少数国家保持着过春节的传统。春节的起源非常早,和汉服几乎是同一时间的产物。同时,春节也是世界上诞生最早的节日文明。所以说,如果哪些传统节日需身着汉服,那么春节必排第一。

二:成年礼

成年礼又称成丁礼,标志着承认一个少年具备了进入社会的资格。成年礼在中国又称行冠礼,对个人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尤其对纳西族来说,他们一生最重要的两个仪式便是成年礼和葬礼。冠礼从周朝一直到清末,具有悠久的历史。而在当今的邻邦日本,至今仍保留着成年礼上身着和服的习惯。

三:婚礼

婚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粹之一,其中婚聘制度最早可以从甲骨文中寻找到痕迹。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越多越多的年轻人开始选择传统婚礼。而这一点,对汉服复兴运动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在以上三个节日中,春节为民族传统节日,成年礼和婚礼为个人节日,都是适合穿着汉服的。但也并非所有传统节日都适合穿汉服,例如清明节。现如今,已经很少有家族还保持修建宗庙和祠堂的习惯,所以也就不需要穿着汉服。不过,是否穿着汉服最终还是取决于自己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