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铜奔马的出土

本文作者 倪方六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这是唐朝诗人王翰《凉州词》一诗,诗中的凉州就是今天河西走廊上的甘肃省武威市。

武威是西汉时的“河西四郡”之一,当年前国家领导人亲笔题写了“银武威”三个字。10年前到武威时,感受到了当地的酒文化特色。10年后再重返,别有一悉感慨,但酒文化没有变,还是西北人的喝酒风格。

(西夏五侍女木版画)

武威人的喝酒至少有两个喝法,一是将当地产的葡萄酒、啤酒、白酒全上来,客人面前摆上三个大小不等、高矮有别的三个“夜光杯”,也有的用玻璃杯或是小碗了,分别倒上,一个个连着品尝。当地朋友说,这是给来凉州的外地客人最高规格的接待,也不知道是不是找理由让人多喝酒的。

另外一种喝法则很地道,历史很悠久的——划拳。

王翰美妙的《凉州词》是怎么写出来的,估计就如此这般喝酒喝出来的后。“划拳”,是一种饮酒游戏,谁输谁喝酒,这在中国许多地方都有流行。如何划拳?我看了,他们就是喊出从零到10的数字,如果两人伸出的手指表示的数字相加,与其中一个人嘴里喊出的数字相同,那么这个人就算赢了这一拳,对方算输要喝酒的。

河西喝酒以武威最为地道,这里不论男女喝酒时都爱划拳,可以说是无拳不成席,即便是简单的地摊小吃亦然。

他们的“拳”有大小之分,如果是女士,可能在划拳时不出声,就是不停地变换手势,煞是有趣。双方与搏斗中的公鸡一样,上身前倾,伸长脖子,双眼紧眼对方,带着一种致对手于死地的气概。

而为了对方友好,在开始时还要对对方表示尊重,说点礼貌语,这也是我觉得武威划拳最地道的原因所在。

除了划拳,武威敬酒的方式也十分特别。

在其他地方,敬酒一般是一对的,喝完就可以吃菜了。在武威不行的,一个捧着一个盘子,盘里有一瓶酒,还有一圈酒杯。敬者一杯,被敬者喝两杯,如此递增。敬酒者自起身敬酒,一直到一桌人全部敬遍了,才能坐下来吃菜,没有点酒量是不敢站起来的。

这次在武威喝酒,到了一个叫普康的地方,这里是一处“田园综合体”大健康全域项目旅游地,位于距武威20公里的永丰镇。在这里,河西走廊上的饮酒文化被进一步发扬,加入了西夏元素和祁连山特色,吃烤全羊前还有一套敬哈达、敬酒礼节……推出了“普康酒”

除了“一瓶酒”,武威在现代影响最大的是“一匹马”——中国旅游标志马踏飞燕,就是在武威出土的——具体说,出土于武威的雷台古墓葬中。

雷台古墓在中国考古学界是很出名的,包括郭沫若、夏鼐等一批考古前辈都曾关注过,是当年挖战备地道时,由社员意外挖出来的一座大古墓,里面出土的国宝能文物更令所有中国专家意外!

(中国旅游标志铜奔马)

据发表于1974年第二期《考古学报》上的考古简报《武威雷台汉墓》一文介绍,当年,此墓位于时武威县城北大约两华里处,是新鲜人民公社新鲜大队第十三生产队所在地,如果已是市区一部分了。

这一发现很偶然,1969年9月10日,在当时“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号召下,当时的新鲜公社按县里布署挖战备地道,地道入口就选在当时的特大土堆——雷台南侧,参加挖地道的是新鲜大队的贫下中农们。

在挖掘过程中,一个农民一镐刨下去,手被震了一下,感觉刨在砖块上了,再来几下,就现出了一个大洞。就此,发现了一座埋葬一千多年的古墓葬,并出土随葬文物231件,其中就有后来被郭沫若称为“马踏飞燕”的“铜奔马”。

雷台,这个地名因一道观——雷祖观而名。此道观始建于明代,系在古墓封土的基础上,垒土成台,故称“雷台”。我在当地了解到,以前当地人把这里叫做“张家大坟”,是当地姓张人家的祖茔地。

民间传说,这里是一块风水宝地。民间关于风水宝地的形状有多样,如“金牛卧眠”、“金鸡啄米”等。这块则是“金池养鲤”,当地人俗称“金池养鲤鱼”。

我在进入墓室看时发现,墓有两个盗洞,系早期被盗。墓室不是挖在地下,而是直接在“平地上盖房子”。原来,武威虽然地处西北干旱之域,但此地水源却相当丰富,旁边就是长满芦苇的小河,如江南水乡的“土墩墓”是一样。

(墓道内水井)

从这点分析,当年为了避地下水的侵害,有意将墓筑在地面上,然后在墓上封土,堆积成小丘。而取土的地方大量积水成河,则成了“风水塘”。

发现出土铜奔马的墓葬后,在相距不到50米的地方,后来又发现一座年代差不多的墓葬,被认为是相关的家族墓。据此推测,雷台下面及附近,还应该有古墓葬。目前这两座墓分别是定为“一号墓”和“二号墓”,游人买票后可以进入墓室参观。

这是一座大型砖室墓,考古报告断代定在东汉末,即“灵帝中平三年到献帝之世”,具体是公元186年-220年间,这也是目前官称“雷台汉墓”的由来。但是包括甘肃考古专家在内,对此断代提出了异议,认为此墓不是汉墓,而是魏晋墓。

其中以研究汉代钱币的吴荣曾为代表,雷台古墓中出土了直径1.60厘米的小“五朱钱”,这种钱在魏晋的窑藏钱币中很常见。出土于墓葬者也不少。如西安田王晋墓中、敦煌祁家湾321号墓都出了这种小五朱,所以,雷台墓的年代靠近西晋。试想,前朝的墓里怎么会出土以后朝代的东西?还有一点,西域在魏晋以前没有这般大型墓葬,从墓室形制、随葬器物来说,也不同于汉墓。

归结起来,目前对雷台古墓主要有下面五种断代观战:1、汉墓(这是考古报告中观点),2汉魏墓,3、晋墓,4、晋末前凉初期,5、前凉。

对上述不同说法,这里不再赘言,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找资料看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