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不过是时间长河里的一瞬,然而,一个小山村却在这短短三年间发生了令人眼热心跳的巨变。

  从“广种薄收百亩庐”到“青山绿水淌金银”;从“脸朝黄土背朝天”到“挺直腰板奔小康”;从“藏在深闺人不知”到“芳影踪迹遍四方”。

  曾经的荒凉山野成了如今的美丽田野!

  三年蝶变,莲池村“颜值”与“气质”兼具。所为者何?只因党的旗帜一直在引领,党的组织一直在凝聚,党的声音一直在传递,党的队伍一路在领跑……党建扶贫,打开了脱贫的万千路,这条路既美了一方水土,又富了一方百姓。

  “风险由党员干部来担,烂帽子由党员干部来戴”,面对土地流转的风险,莲池村99名党员的红手印让村民吃了“定心丸”。

  成立村级合作社、三权分置、“连股连心联利”……莲池村加快抱团发展的步伐,村民们挖掉分割土地的田坎,将破碎的田地连成一片。小田变大田后,一座面积330亩的核心种植区,辐射带动种植面积1500亩的“莲池保供蔬菜基地”应运而生,年产蔬菜6000多吨,产值50多万元,每亩地多收益近千元,销售网络覆盖遵义主城区大小超市和农贸市场。

  村民容永彬这样讲述土地流转的变化:“我现在是到地里上班了,每月工资1000多元。干的活轻松,离家还近,三亩多地一年流转费就是2000多元。”他的脸上一直洋溢着喜悦。

  “啃下脱贫‘硬骨头’”,帮扶单位区委组织部立足旅游发展,做响做亮“莲池·周末集市”品牌;区发改局编制项目,修通4000多米机耕道;区财政局调配资金,200多盏景观灯装点出迷人乡村夜景;区交通运输局协调路网,将326国道莲池下线口纳入“总盘子”……驻村扶贫工作队成为脱贫攻坚夏秋攻势尖刀班。

  从农业到旅游,从卖蔬菜到卖生态,莲池跳出在一亩三分地里刨粮食的藩篱,村党总支选准田园综合体这条发展之路,托起了6196位村民的小康梦。

  从“西山田圃·花映莲池”的形象定位,到“莲池·新天地”“莲池·千丘田”“莲池·云水间”景区的响亮打造;从完善“吃住行游购娱”乡村旅游产业链条,到迈向“康养田园综合体”发展新路……莲池天地风华正茂,生态游、养生游、文化游、乡村游一路领跑,红遍大江南北。

  登一望无际的观景台、赏千亩怒放的油菜花、住活色生香的民宿……2018年初以来,30多个旅游团、4万多名游客纷至沓来。

  “好的党组织,带富整个村”“在村党总支这个火车头的带领下,我们村真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说起如今的莲池,贫困户丁龙华的幸福感溢于言表。

  冲出发展洼地,构筑精神高地。莲池党员党性实践教育基地,从脱贫攻坚中锤炼出来,闪耀着金色的曙光。

  湖南娄底党校师生前来参观学习,全程视频记录下党性教学课程,该校师生坦言:“要一点不漏地把莲池经验带回去。”

  “你们不仅把家乡建设得漂亮,还很好地保持了革命传统,值得我们学习!”阿拉伯国家左翼政党干部考察团投来惊讶的目光。

  党建飘“红”,产业透“绿”,民生添“彩”。

  曾经,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

  而今,一方水土养富一方人。

  三年前,莲池顶着脱贫的巨大问号;三年后,莲池把这个问号变成了巨大的惊叹号:农民人均纯收入翻了一番,集体经济积累近100万元。眼下的莲池,乡村振兴风生水起。

  

  (文:颜学彬)

  编辑:张 静

  审核:李如敏 周 彬

  关注“多彩红花岗”

  一个有声音的公众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