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北京市疾控中心消毒与有害生物防制所的李静是一位温柔谦和的女博士,她的日常工作是开展关于病媒生物危害情况调查和病媒生物防制效果检查,并从事国家卫生标准委员会病媒生物控制标准专业委员会(病媒标委会)秘书处的工作

小贴士

什么是病媒生物

病媒生物是指能通过生物和(或)机械方式将病原生物从传染源或环境向人类传播的生物,主要包括蚊、蝇等节肢动物和啮齿动物的鼠类等。

常见的病媒生物主要是蚊、蝇、鼠、蟑螂,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四害”。

克服恐惧,战胜自我

“四害”中的一大祸害:老鼠,想必是万千女性的噩梦,平时见到就要吓一跳,李静也不例外,可是,日常的工作就要与它们接触,怕老鼠的话还怎么进行鼠类防制工作呢?

求学时期的专业锻炼让她掌握了过硬的工作技能和心理素质。2016年夏天,李静到房山进行病媒生物调查,需制作老鼠标本,对老鼠进行解剖。

李静说,说实话,当时心里是还有一些恐惧的,然而科学研究工作不容一丝一毫地懈怠。她虽然恐惧老鼠,还是通过心理暗示勇敢地战胜了自己内心的抵触,一丝不苟地完成了对老鼠的解剖工作,回想起来,恐惧就像横在心中的一道坎,只要勇敢的迈过去,恐惧便迎刃而解了。

“四害”概念的发展,从1958年的“老鼠、麻雀、苍蝇、蚊子”,到1960年的“老鼠、臭虫、苍蝇、蚊子”,再到今天的“蚊子、蟑螂、老鼠、苍蝇”。病媒防制工作也与时俱进。

随着社会的发展,病媒生物防制工作也越来越科学化和规范化。李静所在的病媒标委会开展了病媒生物控制相关标准的制修订、贯彻和实施等工作。

热爱工作,一丝不苟

她介绍道,我们单位是病媒标委会秘书处的挂靠单位,完成了我国病媒生物控制标准从无到有的跨越,自2006年11月标委会成立以来,截至目前共发布了45项国家标准和2项行业标准,所发布的标准广泛应用于病媒生物的日常监测及控制工作、重大灾害中病媒生物的应急监测与控制、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健康城市以及媒介传染病控制中

在这个岗位上工作让她觉得非常有意义,同时也充满了荣耀感。

李静说,从事这份工作需要具备十二分的细心和耐心。在刚接触起草病媒标委会相关文书的时,很多细节她把握不好,有的文书要进行多次修改。

另外,标准一旦发布,就成为工作的依据,代表了这个方向的最高话语权,要求零失误,所以在从事标准的相关工作中,要求要细心、有耐心和责任心。领导对她说,工作无小事,只有点滴积累,才能有更长远的发展。

勇创佳绩,砥砺前行

李静牢记前辈们的教诲,在工作中尽自己的能力做到相对完美。“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李静时时多反思不足,取得明显进步,成绩斐然

她工作以来共参与了《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  臭虫》等7项标准的制定工作,同时参加了国家卫健委法制司委托的《病媒标委会年度管理项目》《公共卫生标准实施评估试点》项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标准处的《公共卫生研究制定项目》,参加编写了《国家卫生城市标准汇编》《公共卫生标准实用指南丛书—病媒分册》和《爱卫65周年史册》病媒生物控制部分内容,以及病媒生物控制相关标准教学示范片的制作等。

李静和她的同事们,是病媒生物防制工作中的小先锋,也是默默无闻的相关标准制定的研究者。她们一丝不苟,点滴积累,兢兢业业,坚守岗位,为守护广大市民的健康辛勤工作着。

往期回顾:

【北京疾控提醒您】8月仍是肠道传染病高发期,预防关键是管好“手”与“口”!

【有奖】夏季蚊虫“嗡嗡嗡”,灭蚊游戏让你一报“血海深仇”!

【北京疾控提醒您】确认过眼神,是不想见的花斑蚊!

【北京疾控提醒您】快逃啊,北京全民通缉我们蚊子君啦!!!

【北京疾控提醒您】带你了解炭疽的相关知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