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三国蜀主刘备的儿子刘禅,后人便会联想到亡国君,联想到“扶不起的阿斗”这句经典的词句。据传刘禅之母甘夫人因夜梦仰吞北斗而怀孕,所以刘禅的小名叫做“阿斗”。后人常用“阿斗”或“扶不起的阿斗”一词形容庸碌无能的人。而刘禅这个不雅称号的由来是有故事的。

刘禅在位41年,其中“自摄国是”16年。公元263年,魏将邓艾从阴平入,攻克蜀地“最第一道天险”绵竹,并斩杀了诸葛瞻父子,刘禅无奈之下只好选择了投降。

刘禅投降以后,被封为安乐公。《汉晋春秋》有一段这样的记载:一天,司马昭设宴款待刘禅一帮降臣,并且安排了“四面蜀歌”——演蜀中乐曲,跳蜀地舞曲。此情此景,蜀汉旧臣们如坐针毡,想起亡国之痛,忆起失散之亲,个个掩面悲情流泪。唯独刘禅是个例外,他神泰自若,不悲不喜不伤不忧不嗔不怒,仿佛木头人一般。

司马昭很是好奇,便问刘禅:“安乐公就在此地就不思念灭亡的蜀地吗?”刘禅却冷冷地回了七个字:“此间乐,不思蜀也。”他的旧臣郤正见状欲言又止,后来趁刘禅上厕所之际,他悄悄地对他说:“陛下,下次司马昭如若再问同一件事,您就先注视著宫殿的上方,接着闭上眼睛一阵子,最后张开双眼,很认真地说:‘先人坟墓,远在蜀地,我没有一天不想念啊!’这样,司马昭就能让陛下回蜀了。”刘禅听后,牢记在心。酒至半酣,司马昭又问同样的问题,刘禅赶忙假装哭泣着把郤正教他的学了一遍。司马昭听了,问道:“这话怎么像是郤正说的?”刘禅大感惊奇说了六个石破天惊的字:“你怎么知道呀!”司马昭及众人听了哈哈大笑。司马昭见刘禅如此老实忠恳,从此再也不怀疑他。

凄凉蜀故伎,来舞魏宫前。故国不堪回首,何等悲怆!刘阿斗却“喜笑自若”。后人对此颇多贬义。从此刘禅便有了一顶流传千古的帽子——“扶不起的刘阿斗”。

那么,刘禅真是愚不可及的“低能儿”之人吗?

在解答这个问题之前,先来探讨一下他父亲刘刘备在曹操青梅煮酒论英雄时的一段轶事。当时的刘备的处境和刘禅也好不到哪里去,是“寄人篱下”的在曹操的地盘上,生死只在别人一个眼神之中。在谈论英雄时,曹操以手指刘备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刘备听了大吃一惊,手中所执匙箸,不觉落于地下。当时正值天雨将至,电闪雷鸣。刘备从容捡起地上的匙箸,笑着说:“一震之威,乃至于此!”一场旷世风波就此平息下来了。

老天是眷顾刘备的,此时若无惊雷,曹操就立刻洞穿了刘备的内心世界,定会引来杀身之祸。

刘禅在这一方面,继承了他父亲的遗传基因,而且有新发挥,先假装哭泣,然后又老老实实地承认这是郤正教的,最后弄得大家哄堂大笑,这就是新发挥。这出戏太重了,亏他拿得下。

明人于慎行看出了安乐公的苦衷,他说:“刘禅之对司马昭,未为失策也。郤正教之,浅矣!思蜀之心,昭所不欲闻也……左右虽笑,不知禅之免死,正以是矣。”

由此可见,刘禅并不是低能儿,就当时的境遇而言,“乐不思蜀”,其实是最聪明的回答。不然就会触犯“图谋复国”的忌讳,招来杀身之祸。

同样的亡国皇帝孙皓,当了俘虏,还要伶牙俐齿地同司马炎争长论短。结果遭司马氏忌恶,不明不白地死去。安乐公刘禅则安乐享年,直到西晋泰始七年(公元271年)才死去。时年六十六,比他父亲的寿命还长。小智似黠,大智若愚,刘禅的智慧也是寻常人望尘莫及的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