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世纪末

一名叫马可·波罗

(Marco Polo)的意大利商人

和一本《马可·波罗游记》

向中世纪后期相对落后的西方

展现了神奇的东方文明

十三世纪末

忽必烈统治下的中国

政治稳定、军事强大

商业繁荣、科学技术发达

使当时的中国被称为

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

而此时的西半球最发达的国家是现在的意大利北部

虽然意大利作为一个国家在当时还不存在

但是佛罗伦萨、威尼斯、比萨和热那亚等城市

因为地中海贸易,已经非常繁荣

这些城市有自己军队和政治就像一个个国家一样

马可·波罗于1254年出生于威尼斯,一个富裕的商人家庭,他的童年,很少有父母陪伴。

马可·波罗六岁时(公元1260),他的父亲尼古拉和叔叔马菲奥决定离开威尼斯,去开发亚洲市场。

马可·波罗由他的母亲养大,他被教育为以后成为一位像他父亲那样的商人。

当马可·波罗十五岁时,他的父亲带着巨大财富和数不清的神奇故事,回到了家乡威尼斯。

对于叔叔和父亲描述的东方,马可·波罗是何等向往。

他要去东方,尤其是中国,尽管路途无比艰险。

1271年,他的叔叔和父亲决定再次前往亚洲,这次他们带上了马可·波罗。

此时,马可·波罗17岁,能讲四国语言,精通一位商人应该掌握的所有技能。

马可·波罗跟随他的父亲和叔叔出发时,他们先去参见了教皇,因为大汗要求他们带100名传教士到中国。

由于蒙古人的名声,教皇不敢让他的人陷于危险,于是给了他们一封给忽必烈大汗的信件,并派了两位修道士,和他们一起出发。

1275年,历时三年多的时候后

马可·波罗一行终于到达元朝的上都

马可·波罗入宫觐见忽必烈

这样描述忽必烈金碧辉煌的宫殿:

内有大理石宫殿甚美

宫室内皆涂金,绘有种种鸟兽花木

工巧之极,技术之佳

足以娱人心目

关于《马可·波罗游记》

最古老的书,是手写的

马尔恰那博物馆的图书馆

收藏着1300年左右

鲁斯提契洛手写的

关于马可·波罗旅行的书

名字叫《马可·波罗眼中的奇妙世界》

这本书是一位法国国王

翻译的法文译本

还配有丰富的图解

他最先去的是汗八里,即现在的北京

在这里他发现了富有哲理和文明的新世界

马可·波罗出生在

水城威尼斯

这使得他对中国的桥特别关注

游记中关于桥的描述有多处

马可·波罗的游记,向欧洲人展示了亚洲的地理、人民、资源。

由于常年在外,马可·波罗一行思乡心切,多次向忽必烈提出返乡要求,但没有获得批准,他们只有等待。

1292年春天,马可·波罗和父亲、叔叔受忽必烈大汗委托,护送一位蒙古公主到波斯成婚。

他们趁机向大汗提出回国的请求,大汗答应他们,在完成使命后,可以转路回国。

1295年末,他们三人终于回到了阔别二十四载的亲人身边。

他们从中国回来的消息迅速传遍了整个威尼斯,他们的见闻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

从东方带回的无数奇珍异宝,一夜之间使他们成了威尼斯的巨富。

1298年,马可·波罗参加了威尼斯与热那亚的战争,9月7日不幸被俘。

在狱中他遇到了作家鲁斯提契洛,于是便有了马可·波罗口述、鲁斯提契洛记录的《马可·波罗游记》。

当马可·波罗从监狱回到威尼斯时,他和他的书都出名了, 他不得不向威尼斯人不断地讲述着他的传奇经历。

但是,很多人对他是否到过中国,产生怀疑。

比如:有些具有中国特色的事物在书中只字未提,如长城、筷子、茶叶、中医(如针灸)、汉字、印刷术、妇女缠足、用鸬鹚捕鱼等等。

肯定论者:没有提到茶叶是因为蒙古人不喜饮茶,因此马可·波罗对此也无印象。

当时没有人能够证实他的经历。

马可·波罗结过一次婚

有三个女儿

他临终前留下的遗嘱

是唯一能证明他存在的文献

1923年1月9日

起草了他的遗书

并在遗书上按下手印

遗书上说他的财产

分别留给他的女儿和妻子

斗转星移

现在人们可以自由

往返于意大利和中国之间

可以通过自己的眼睛

去见证《马可·波罗游记》

关于中国的部分

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

注:本文转载自@ { FDG滴蕉蕉 }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