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东西两线解放军部队节节推进,在正面战场将越军打得落花流水。然而,越军打不过就散,化整为零,钻林上山,发挥游击战的特长,频繁对我军后勤运输线和小股人员进行袭击骚扰,也给我军制造了不少血的教训。

  1979年3月2日,自卫反击战第二阶段作战已接近尾声,我军各部队基本实现了预定的作战目标。此时,在东线七溪方向作战的武汉军区第43军129师步兵387团接到命令,沿4号公路进至高平以南,担负雅南至东溪段公路的搜剿残敌和守护道路任务。387团迅速组织行动,部队于3日拂晓大部到达雅南地区展开。走在全团最后的,是团政治处副主任孙福喜带领的部分战士和支前民工共88人,分乘两辆汽车行动。

  3日上午9时许,满载人员的两辆汽车行至凭垄地段,突然遭到埋伏在公路两侧的越军伏击。这股敌人不多,配备了冲锋枪、轻机枪、火箭筒等武器。先头汽车的左前车轮被子弹击中,驾驶室也被打穿,驾驶员中弹负伤。不过驾驶员很有经验,知道只要一停车就会遭到灭顶之灾,于是强忍伤口剧痛驱车向前疾奔直闯,一口气开出2公里,直到轮胎气漏完车辆瘫痪。此时该车已冲出了越军伏击圈,车上人员迅速疏散隐蔽,从而幸免于难。

  第二辆汽车就没那么幸运了。越军用40火箭筒瞄准发射,一弹就将前车厢打穿,坐在驾驶室里的孙福喜副主任和驾驶员当场牺牲,汽车冲到路边停住。车上的战士和民工都慌了,纷纷跳下车,有的跑到路边隐蔽,有的举枪向敌人还击。然而这段公路的地形太不利了,都在越军交叉火力打击范围内。越军用机枪疯狂追着战士和民工打,鲜血流满了道路。仅仅十几分钟时间,除了少数人员动作快,跳下公路钻入草丛脱险外,其他人员全部倒地伤亡。越军用机枪反复向公路上打,直到再没有活动的人员了,才从山上下来。敌人收缴了扔在公路上的武器,并残忍地对我方负伤人员进行补枪杀害,随即便撤离了现场。等到我军救援部队闻讯赶到时,越军早已无影无踪,只剩下公路上的一片惨景。

  在此次遭伏击战斗中,我方共有36名干部战士和民工牺牲,负伤11名,损坏汽车一辆。 牺牲的387团政治处副主任孙福喜是正营级干部,广西南宁市人,时年40岁。战后,他被追记三等功,遗体运回国内安葬于广西那罕烈士陵园(后移葬龙州烈士陵园)。

  吸取了血的教训后,为巩固阵地,保障后方运输线的安全,我军在4号公路沿线部队加强警戒,在组织防御的同时对沿线残敌进行了大规模搜剿,并对袭扰出没的越军特工主动出击,取得了不少战果,为烈士们报了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