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说:“王以民为天,民以食为天。”

而食离不开餐具——筷子。

▲拿着筷子的女仆(甘肃嘉峪关魏晋墓砖画局部)

我们的祖先何时开始使用筷子,已无可考。

目前,我国出土最早的实物箸,是河南省安阳市殷墟侯家庄出土的铜箸和湖南省香炉石遗址的骨箸。

▲龙虬庄遗址出土的“骨箸”

文献中曾记载商纣王制作使用精美象牙箸。

战国《韩非子·喻老》(大屏幕出文献):“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

这也就是说我国在三千一百多年前已出现精制的象牙箸。

到了汉朝,箸成为了主流餐具,但当时的箸只是用来夹菜的,饭呢还是用手抓着吃。

《礼记》有所谓“饭黍毋从箸”,先秦时人们吃饭就用手抓食,箸只用于夹菜。

▲东汉铜箸

而且,让人惊讶的是,如今可以同时夹菜的行为在汉朝是不允许的,因为这个动作跟当时收纳骨灰的工作相似,所以是很不吉利的。

到唐朝的时候,箸还出现了一种新功能,那就是占卜。

用箸占卜在当时非常流行,很多人遇到了不能解决的难题,都要用筷子来算一算,在街上也可见桌上摆有筷子的占卜摊。

据传,南唐每到正月十五元宵节,便流行箸卜。

宋初徐铉《稽神录》中证实了这一说法:“会正月望夜,时俗取饭箕衣之,衣服插箸为觜,使画盘粉以卜。”

而宋朝,箸又成为了嫁妆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为陪嫁箸意味着小夫妻“筷子快子,快快生子”和成双成对、永不分离的意思。

值得注意的是,宋朝人吃饭一边是扁勺一边是筷子,左右开工,直到后来南宋朱熹说了,作为一位得体的人物,应该只用一只手吃饭。

明朝之后,箸开始改叫“快儿”,到这终于是跟筷子这个名字搭上边了。

“箸”变成今天的“筷”,有个说法是与江南沿海的船民有关。

因为“箸”与“住”同音,对船民而言有不吉利的意思,所以反其意称“箸”为“快儿”。

▲明代镶银刻诗竹筷

又因为大多数“快儿”是用竹子所做,于是在“快”字上加了竹字头,成为“筷子”。

而且在明朝之前,筷子形状多种多样,到了明朝方头圆身的筷子成为了主流。

▲明代象牙筷

首先,筷子一头圆一头方,圆的象征天、方的象征地,对应天圆地方。

另一方面夹菜时也不易打滑,方头筷子放在桌上更加稳定,同时也方便了能工巧匠在筷子上刻字雕花。

▲明代四楞银链象牙箸

当时,筷子怎么放也是很有讲究的。

明初,一位名叫唐肃的大才子,万分荣幸地被明太祖朱元璋叫来“侍膳”,但因“拱箸”,即摆放横筷而遭朱元璋严厉惩处,罚到朱元璋老家濠州守城去,即所谓“罪坐不敬,谪戍濠州”一说。

▲清代金三镶玉箸

在清朝时,宫廷里很多重要人物都要银筷子来试毒。

过去下毒一般都下砒霜,古代的砒霜没今天的纯,其中有很多硫化物,所以银器一下子就会变黑。

▲清代银箸

可能正是因为这一点,银筷子更为古人青睐。

不过,在清朝晚期,给皇帝供食时所用的验毒工具不再是银筷子,而改用“银板”,或直接用银盘盛装。

而且到了清乾隆年间,一种清音曲艺开始流行起来,伴奏乐器就是餐桌上的筷子和竹板。

▲魏晋乐师且奏且饮图中有两双筷子(嘉峪关魏晋墓砖画)

可见,筷子不过是小小餐具,但在历史上却魅力十足,成为文明进步的标志。

筷子跟西方人的餐具比起来,不像餐具刀、叉那样用于切、扎、截,但西餐的刀叉是13世纪以后发明的,在那之前,都是直接用手吃饭。

▲南宋银箸

而筷子这种三千年以前的古老发明,直到今天,却依然是中国人用餐的利器。

这两根小玩意,一旦能熟练操纵,使用起来灵巧无比,难怪西方有学者赞扬筷子是古老东方文明代表。

▲商代青铜箸头(河南安阳西北岗遗址传祭礼坑出土)

当然,中西方的差异不仅局限于筷子与刀叉,仅在饮食文化中,就有“中国人喜欢吃熟食,而西方人吃生食” 等差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