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期间,孩子们像脱缰的“野马”,进入了自由模式,很多孩子晚上甚至玩到十一二点才睡,看起来似乎还很精神。但是,如果家长真的放纵其晚睡的话,那带来的危害真的非常大!这不,后台就有妈妈给小编留言:

可可妈妈:

我家可可简直是个“夜猫子”,每天晚上都睡得很晚,一般都在10点以后,有时候甚至要拖到12点。我们都困得不行啦,她还特别精神,总想玩,一说睡觉就哭闹。白天她却呼呼大睡,睡得很久。我很担心这样昼夜颠倒会对她不好。怎样才能纠正呢?

做妈妈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

你已经趴下,而娃还在上蹿下跳!

想要孩子能尽快入睡,3件事最好不要做:

睡前吃太多

很多父母想让孩子多长肉,并信奉“马无夜草不肥”的观念,在孩子睡前用牛奶、肉食、饼干、零食等一顿海塞。实际上,对消化能力还很弱的孩子来说,胃里挤挤涨涨就直接上床,一是不舒服,二则加重入睡困难,严重影响孩子的睡眠。

所以,最好不要让孩子睡前吃东西。如果实在太饿,可以喝一杯牛奶,吃一点饼干,忌肉食。

睡前接触电子产品

睡前看一集动画片或者玩一会iPad,是很多孩子的习惯。来自伦敦大学国王学院和卡蒂夫大学的学者们经过研究发现,睡前尤其是睡前一小时,如果孩子还玩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发出的特殊的光会抑制人体的褪黑激素,导致孩子睡眠时间变短,最终会影响孩子身高发育。所以睡前一小时最好不要让孩子玩电子产品。

睡前进行激烈的活动

睡前如果剧烈活动会让孩子兴奋,孩子就更加难以入睡了。所以要避免睡前做剧烈的活动,譬如做剧烈运动、看刺激的电视或者玩刺激大脑的游戏等。

那睡前一小时该做些什么,才能帮助孩子尽快入睡呢?下面这4件事,如果爸爸妈妈能做好,孩子一定会有个好质量的睡眠。

如何让孩子早睡?小编今天来支招!

1. 营造一个良好的睡前氛围

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最容易入睡?就是周围环境很安静,自己感觉很安全、舒适的情况下。

孩子也一样。

在孩子入睡前,家里的所有电子设备应该关闭,灯光调暗,家人各回房间、减少交谈,并做一些睡前准备,暗示孩子:天晚了,我们都要去睡觉了。

否则,一个睡前喧嚣、热闹的家庭环境很容易让孩子产生想法:为什么你们玩得那么高兴,而我却要去睡觉?这不公平!

安静、舒缓的家庭氛围能够帮助孩子接受入睡事实,并尽快入眠。

2. 情绪平稳,快速入睡的保障

美国儿童睡眠研究者说:孩子是有睡前焦虑的,最常见的就是拖延入睡,哭闹或失眠。

他们在害怕什么?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来说,他们往往害怕睡着后再也见不到爸爸妈妈,有时明明很困了,却用哭闹的方式来保持清醒。对于年龄较大的孩子来说,焦虑和担忧会更多:今天没做好手工、明天还要上培训班、爸爸妈妈争吵等等,都会让他们情绪波动,难以入睡。

为了让孩子躺下之后顺利地进入梦乡,父母可以有意识地为孩子安排一些有益睡眠的睡前活动。比如,给孩子泡个热水脚,洗个热水澡,让孩子喝一小杯牛奶,为孩子播放一些舒缓的音乐等。您还可以坐在孩子的床边,绘声绘色地给他讲讲故事,鼓励孩子学习故事中的小主人公,让他们觉得自己睡觉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从而积聚更多的信心和力量。比如下面这个有趣的故事,快和孩子一起听听吧!

选自亿童古立古豆学习盒《游戏乐园》4岁龄6月盒

3. 特别的入睡仪式,更多安全感

让“洗澡——换睡衣——刷牙——洗脸——讲故事”形成一套固定的入睡仪式,能让孩子有主动入睡的意识。另外,一些特别的入睡仪式也可以帮助孩子尽快入睡。

有的妈妈分享到,每天她都会在孩子枕头底下悄悄放上一个小礼物,等第二天早晨孩子睡醒后就能发现。有时是一朵纸叠的小花,有时是一只剪纸蝴蝶,有时是孩子白天看中的小物件,有时仅仅是一张白纸上印着妈妈的红唇印。所以,孩子每天晚上早早上床睡觉,闭着眼睛期待早晨的到来。这样美好的亲子互动,会是孩子一生都想回味的甜蜜。

4.午睡要适量,防止晚上精力旺盛

孩子睡午觉的时间不宜过长,也不要在接近傍晚的时候才让孩子睡午觉。以幼儿园的作息来说,午休时间通常是1点到2点左右,如果让孩子在下午睡得太久或太晚午睡,孩子很容易在晚上变成精力旺盛的“小魔鬼”,等他筋疲力尽入睡后,隔天早上势必又得花一番功夫才能把他叫起来,所以家长们千万别认为孩子午觉睡得越久越好。

暑假已经过半,孩子的作息时间也要调整到与幼儿园保持一致,不能再这么随意了,要知道,晚睡、熬夜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都会带来诸多危害哦!

图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