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60岁到69岁的皇帝有38位,包括清康熙皇帝(69)、清道光皇帝(69)、十六国西凉武昭王李暠(68)、宋孝宗赵昚(68)、清太祖努尔哈赤(68)、周帝吴三桂(67)、十六国北凉高祖沮渠蒙逊(67)、五代后唐明宗李嗣源(67)、金世宗完颜雍(67)、新帝王莽(67)、元太祖成吉思汗(66)、蜀汉后主刘禅(65)、明成祖朱棣(65)、隋文帝杨坚(64)、蜀汉昭烈帝刘备(63)、唐德宗李适(64)、西夏神宗嵬名遵顼(64)、汉光武帝刘秀(63)、十六国后凉高祖吕光(63)、汉高祖刘邦(62)、宋武帝刘裕(62)、清末代皇帝溥仪(62)、金太宗完颜吴乞买(61)、十国后蜀高祖孟知祥(61)、辽圣宗耶律隆绪(61)、十六国后秦高祖姚兴(61)、清嘉庆皇帝(61)、五代梁太祖朱温(61)、明世宗(60)、宋理宗(60)等。伴随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人类的寿命整体提升,相对于现代社会而言,封建社会的社会生产力和科技水平较为低下,饮食习惯和健康感念也比较差,尤其是一味的寻求长生不老,反而减弱了身体自身的抵抗力,降低了生活质量。

皇帝出生非凡,锦衣玉食,富有四海,《诗经·北山》曰:“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皇帝拥有所辖国度的一切资源,但却难以实际占有和分享。他们高高在上,“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无论好皇帝还是坏皇帝,总要或多或少的考量百姓的冷暖疾苦,因为自己不仅仅属于自己,也不仅仅属于家庭,还在更高层次上属于它所拥有的那个国度、国家,没有国就没有家,在家天下的封建帝国更是如此。

他们其实并不能完全掌控时局,小时候受控于父母,长成后受制于朝臣,他们可以代表国家发号施令,但号令取决于幕后智囊。他们甚至不能操控自己的健康和生命,从始皇帝开始,历代帝王使出浑身解数,企图延年益寿长身不老,但均无功而返,自寻短见。皇帝历来称“万岁”,其实万岁爷并不长寿。

关于皇帝和普通百姓的平均寿命问题,历来说法不一,原因很简单,一是正皇帝和野皇帝的数量难以确切计算,从300多、400多到600多,各有各的理由和说法。二是不少帝王的生卒时间有待进一步考证。三是每个朝代的百姓数量难以确认,特别是长期动乱的时代,即使有统计,比如隋朝,但这些数字仅仅为官方的史料记载。但有一个共同的认识,就是帝王的平均寿命较百姓低,具体多多少难以确言。

也就是说,皇帝和百姓寿命长短的统计难度比较大,但不是说无法统计,我们可以采用抽样统计法,从侧面加以考证,以下为笔者从几个大一统朝代皇帝中统计出的不完全数据,因历法、史料记载不同等多种原因,数据会存在1-3个误差,请专家、读者批评指正。

秦朝皇帝平均寿命为35岁,其中秦始皇49岁,秦二世21岁。

汉代皇帝平均寿命为40.5岁,其中西汉高祖61,惠帝23岁,文帝45岁,景帝47岁,武帝69岁,昭帝20岁,宣帝42岁,元帝42岁,孝帝44岁,哀帝24岁,平帝14岁,东汉光武帝63岁,明帝47岁,和帝26岁,桓帝35岁,灵帝33岁,献帝53岁。

隋朝皇帝平均寿命为56岁,其中隋文帝63岁,炀帝49岁。

唐代皇帝的平均寿命为46.7岁,其中高祖69岁,太宗50岁,高宗55岁,中宗54岁,睿宗54岁,玄宗77岁,肃宗51岁,文宗32岁,武宗32岁。

宋代皇帝平均寿命为41.8岁,其中北宋太祖49,太宗58,仁宗53,神宗37,徽宗53,南宋高宗80,孝宗47,光宗53,宁宗56,理宗59,端宗9,末帝7。

元朝皇帝平均寿命为40.5岁,世祖79,武宗30,仁宗35,英宗20,文宗29,顺帝50。

明朝皇帝的平均寿命为44.2岁,其中太祖70,成祖64,仁宗47,宣宗37,英宗37,宪宗40,孝宗35,武宗30,世宗59,神宗57,熹宗22,思宗33。

清朝皇帝的平均寿命为51.6岁,其中太宗67,世祖23,圣祖68,世宗57,高宗88,仁宗60,宣宗68,文宗30,穆宗18,德宗37。

如果将所有朝代帝王加以平均则为44.5岁,这个数字显然有些偏高,因为还有相当多拉分的小皇帝没有计算其中。事实上,12岁以下登基、20岁即驾崩者比比皆是:西汉昭帝刘弗陵8岁登基、20岁死,汉平帝刘衎9岁登基、14岁死,孺子婴刘婴2岁登基、20岁死,东汉殇帝刘隆100日登基、1岁死,汉冲帝刘炳2岁登基、3岁死,汉质帝刘缵8岁登基、9岁死;宋端宗赵昰7岁登基、10岁死,宋幼主赵昺7岁登基、8岁死;元宁宗孛儿只斤·懿璘质班7岁登基、当年死;清穆宗爱新觉罗·载淳6岁登基、20岁死。

那么,帝王和百姓的平均寿命究竟多少才算比较客观?2009年5月31日,《长白山日报》引用百科知识进行了公开报道。该报指出,人均寿命是标志一个历史时期人们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的重要标尺,也是一个时代人们平均幸福指数的重要参考数据。据南京大学郑正教授等人根据《史记》、《汉书》等二十四史这些可靠性较强的所谓正史,辅之以地方志、族谱以及其他如《历代名人年谱》《中国人名大词典》等文献资料的研究证明,古代中国人寿命最高的是西汉,大大超过七十,其他朝代除唐朝、明朝和清朝分别有过极短暂的“探头”外就都不及七十,最低的几个时期是魏晋、五胡十六国和五代十国,其中五胡十六国时期人的寿命只有五十几岁。“有人还做过一个统计,中国历代皇帝有确切生卒年月可考者共有209人。这209人,平均寿命仅为39.2岁。”“当然”,该报也同时指出,“上述研究所依据的主要是历史上名人的资料,如果考虑到平民百姓,特别是死亡率较高的婴幼儿的年龄,上述计算出的中国历代人口平均寿命还会大打折扣。有关资料显示,大约在两千年以前,人类的人口平均寿命约为20岁;18世纪增长到30岁左右;19世纪末期,也还仅仅为40岁上下。中国古代人均寿命的情况不会比这些数字高出多少。”

以下为专业人士按年龄段进行的不完全统计。

80岁以上的是6人,分别为梁武帝萧衍86岁、唐女皇武则天82岁、五代吴越王钱镠81岁、宋高宗赵构81岁、元世祖忽必烈80岁、清高宗弘历89岁。

70岁到79岁的皇帝有12位,包括十国楚武穆王马殷(79)、唐玄宗李隆基(78)、十国前蜀高祖王建(72)、明太祖朱元璋(71)、三国吴大帝孙权(71)、五代南平高季兴(71)、十六国后燕高祖慕容垂(71)、汉武帝刘彻(70)、唐高祖李渊(70)、辽道宗耶律洪基(70)、西夏仁宗嵬名仁孝(70)、十六国南燕高祖慕容德(70)。

60岁到69岁的皇帝有38位,包括清康熙皇帝(69)、清道光皇帝(69)、十六国西凉武昭王李暠(68)、宋孝宗赵昚(68)、清太祖努尔哈赤(68)、周帝吴三桂(67)、十六国北凉高祖沮渠蒙逊(67)、五代后唐明宗李嗣源(67)、金世宗完颜雍(67)、新帝王莽(67)、元太祖成吉思汗(66)、蜀汉后主刘禅(65)、明成祖朱棣(65)、隋文帝杨坚(64)、蜀汉昭烈帝刘备(63)、唐德宗李适(64)、西夏神宗嵬名遵顼(64)、汉光武帝刘秀(63)、十六国后凉高祖吕光(63)、汉高祖刘邦(62)、宋武帝刘裕(62)、清末代皇帝溥仪(62)、金太宗完颜吴乞买(61)、十国后蜀高祖孟知祥(61)、辽圣宗耶律隆绪(61)、十六国后秦高祖姚兴(61)、清嘉庆皇帝(61)、五代梁太祖朱温(61)、明世宗(60)、宋理宗(60)等。

50岁到59岁的皇帝有60位,包括宋太宗(59)、明神宗(58)、雍正皇帝(58)、宋宁宗(58)、陈高祖陈霸先(57)、宋钦宗赵桓(57)、唐高宗李治(56)、齐高帝萧道成(56)、晋武帝司马炎(55)、唐中宗(55)、唐睿宗(55)、汉献帝(54)、齐武帝(54)、陈宣帝(54)、唐代宗(54)、宋仁宗(54)、宋徽宗(54)、晋简文帝(53)、陈后主(52)、清太宗(52)、唐太宗(52)、后周太祖(51),秦始皇(50)、宋太祖(50)、隋炀帝(50)等。

40岁到49岁的有55位,包括梁简文帝(49)、汉景帝(48)、明仁宗(48)、梁元帝(47)、汉文帝(47)、南唐后主李煜(42)、明宪宗(41)等。

30岁到39岁的有62位,包括魏文帝曹丕(39)、后周世宗柴荣(39)、宋神宗(39)、明光宗(39)、明宣宗(38)、正德皇帝(38)、清光绪皇帝(38)、魏明帝曹叡(36)、宋英宗(36)、明穆宗(36)、宋度宗(35)、崇祯皇帝(35)、咸丰皇帝(31)、明代宗(30)等。

20岁到29岁的有50位,包括秦二世胡亥(24)、顺治皇帝(24)、天启皇帝(23)等。

10岁到19岁的有28位,包括五代汉隐帝刘承佑(19)、五代周恭帝柴宗训(19)、清同治皇帝(18)、晋穆帝司马聃(18)、唐敬宗李湛(17)、唐哀帝李柷(17)、汉废帝刘辨(16)、宋帝刘子业(16)、宋顺帝刘准(12)等。

而十岁以下的娃娃皇帝有七位,包括八岁汉质帝刘缵、六岁的元宁宗、三岁的北魏幼主元钊、两岁的汉冲帝刘炳和才生下100天就登基、不满周岁就死去的汉殇帝刘隆,还有中国第一位女皇帝元姑娘也不满周岁。

帝王当中,长寿者多为开国君主或较为靠前者。这一点很容易理解,第一,开国帝王纵横四海,开疆辟土,本身必须具备较强的身体素质。第二,历代开国者或序位靠前者都注重身体力行、开拓创新,体质得以砺炼,智慧得以开掘,有效保障了正常的生理平衡和健康需要。第三,开国者或辈分较高者基因较为纯正刚健,后续者越来越受到来自家族近亲因子的干扰,身体素质天生较差。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家天下的王朝或许不需要外来因素的过多侵扰,其家族本身的破坏力足以致其败亡。也许正因如此,当代各国均采用共和体制。

皇帝的平均寿命不算长,但在位时间可不算短。以下为帝王在位时间的不完全统计。

在位超过50年的为数不多。最长为南越武帝赵佗(前204-前137),共67年,清圣祖(1661-1722)61年,清高宗(1736-1795)60年 ,汉武帝(前141-87)和西夏仁宗(1139-1193)都是54年,西夏崇宗(1086-1139)53年。

在位超过40年的有9位,包括辽圣宗(49年)、明神宗(48年)、梁武帝(47年)、辽道宗(46年)、明世宗(45年)、唐玄宗(44年)、宋仁宗(41年)、宋理宗(40年)和刘备的儿子阿斗、蜀后主刘禅(41年)。

在位超过30年的有19位,包括:秦始皇(37年)、元顺帝(38年)、宋高宗(36年)、唐高宗(34年)、元世祖(34年)、光绪皇帝(34年)、汉光武帝(33年)、汉献帝(31年)、十国吴越王钱弘俶(31年)、十六国成汉太宗(30年)、道光皇帝(30年)、明太祖朱元璋(31年)、刘宋文帝(30年)等。

在位超过20年的有31位,包括北魏太武帝(29年)、前秦昭宣帝苻坚(28年)、金世宗(28年)、宋孝宗(27年)、唐德宗(26年)、汉成帝(25年)、晋武帝(25年)、宋真宗(25年)、宋徽宗(25年)、隋文帝(24年)、汉文帝(23年)、北魏道武帝(23年)、唐太宗(23年)、明宪宗(23年)、明英宗(22年)、明成祖(22年)、宋太宗(21年)、元太祖成吉思汗(22年)等。

在位10至20年的有103位,包括辽太宗(20年)、汉景帝(18年)顺治皇帝(18年)、明崇祯帝(17年)、宋太祖(16年)、武则天(15年)、隋炀帝(14年)、同治皇帝(14年)、南唐李后主(14年)、雍正皇帝(13年)、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13年)、咸丰皇帝(11年)、宋度宗(10年)等。

在位不满十年的皇帝超过240位,其中五年以下的约200位,不满一年有40位,在位最短的皇帝是金末帝完颜承麟,从登基到驾崩仅有半天时间。

五代十国的楚武穆王马殷76岁才登基,堪称大器晚成。武则天67岁才登基;吴三桂67岁自封周前帝;三国刘备61岁才登基;汉高祖刘邦55岁称帝;袁世凯58岁自封中华帝。

这样算来,帝王的寿命短,在位时间长,就在客观上影响到帝国的生存发展。儿皇帝们不谙世事即高居太极殿,君临天下,势必造成主弱臣强、争权谋利的被动局面;老皇帝年老力衰仍一意孤行、贪权自恋,很容易拖垮身体、贻误家国大业。所以,当今多数国家立法,国家元首只能现定于两届八年之内,是较为科学的做法。

作为一国之主的帝王,为什么不能长寿呢?第一,受限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水平。伴随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人类的寿命整体提升,相对于现代社会而言,封建社会的社会生产力和科技水平较为低下,饮食习惯和健康感念也比较差,尤其是一味的寻求长生不老,反而减弱了身体自身的抵抗力,降低了生活质量。第二,责任重,压力大。几乎所有帝王终其一生,均要接受来自周遭各方面的生存发展压力,均要承受来自内外包括生理的、心理的、外界的各种压力,不少帝王因此而出现人格异常、心理变态甚至精神分裂的表现。除此之外,还要受到后宫中多女色的强大诱惑和性损伤。在明代16帝中,只有5个皇帝寿命高过均龄,其余11帝皆低于均龄:从宣德帝到正德帝这祖孙五代竟然都在而立之年左右撒手人间,其中的成化帝也仅仅是刚过了四十岁。其中明光宗登上皇位仅一个月,因为多幸了几个女人,就撒手人寰,其身体的虚弱可知。第三,皇帝群体中非正常死亡比率高。中国历代帝王之中,属于疾病或衰老之外非正常死亡者高达近44%,远高于其他社会群体。

由此可见,号称“万岁爷”的所谓“天子”们,并没有脱离凡体凡身,芸芸众生,其命一也。从生死论者来看,每个人均是天地之间一介草民而已,只是每个人的分工不同,并无高低贵贱之分,当权者惟按分工做好本职工作,没有必要擅权作威,高看自己,蔑视属众。锦衣玉食的皇帝爷们尚且难以对抗自然生死,况一般臣民呼。

作为一国之主的帝王,为什么不能长寿呢?第一,受限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水平。伴随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人类的寿命整体提升,相对于现代社会而言,封建社会的社会生产力和科技水平较为低下,饮食习惯和健康感念也比较差,尤其是一味的寻求长生不老,反而减弱了身体自身的抵抗力,降低了生活质量。第二,责任重,压力大。几乎所有帝王终其一生,均要接受来自周遭各方面的生存发展压力,均要承受来自内外包括生理的、心理的、外界的各种压力,不少帝王因此而出现人格异常、心理变态甚至精神分裂的表现。除此之外,还要受到后宫中多女色的强大诱惑和性损伤。在明代16帝中,只有5个皇帝寿命高过均龄,其余11帝皆低于均龄:从宣德帝到正德帝这祖孙五代竟然都在而立之年左右撒手人间,其中的成化帝也仅仅是刚过了四十岁。其中明光宗登上皇位仅一个月,因为多幸了几个女人,就撒手人寰,其身体的虚弱可知。第三,皇帝群体中非正常死亡比率高。中国历代帝王之中,属于疾病或衰老之外非正常死亡者高达近44%,远高于其他社会群体。由此可见,号称“万岁爷”的所谓“天子”们,并没有脱离凡体凡身,芸芸众生,其命一也。从生死论者来看,每个人均是天地之间一介草民而已,只是每个人的分工不同,并无高低贵贱之分,当权者惟按分工做好本职工作,没有必要擅权作威,高看自己,蔑视属众。锦衣玉食的皇帝爷们尚且难以对抗自然生死,况一般臣民呼。

作为一国之主的帝王,为什么不能长寿呢?第一,受限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水平。伴随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人类的寿命整体提升,相对于现代社会而言,封建社会的社会生产力和科技水平较为低下,饮食习惯和健康感念也比较差,尤其是一味的寻求长生不老,反而减弱了身体自身的抵抗力,降低了生活质量。第二,责任重,压力大。几乎所有帝王终其一生,均要接受来自周遭各方面的生存发展压力,均要承受来自内外包括生理的、心理的、外界的各种压力,不少帝王因此而出现人格异常、心理变态甚至精神分裂的表现。除此之外,还要受到后宫中多女色的强大诱惑和性损伤。在明代16帝中,只有5个皇帝寿命高过均龄,其余11帝皆低于均龄:从宣德帝到正德帝这祖孙五代竟然都在而立之年左右撒手人间,其中的成化帝也仅仅是刚过了四十岁。其中明光宗登上皇位仅一个月,因为多幸了几个女人,就撒手人寰,其身体的虚弱可知。第三,皇帝群体中非正常死亡比率高。中国历代帝王之中,属于疾病或衰老之外非正常死亡者高达近44%,远高于其他社会群体。由此可见,号称“万岁爷”的所谓“天子”们,并没有脱离凡体凡身,芸芸众生,其命一也。从生死论者来看,每个人均是天地之间一介草民而已,只是每个人的分工不同,并无高低贵贱之分,当权者惟按分工做好本职工作,没有必要擅权作威,高看自己,蔑视属众。锦衣玉食的皇帝爷们尚且难以对抗自然生死,况一般臣民呼。

作为一国之主的帝王,为什么不能长寿呢?第一,受限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水平。伴随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人类的寿命整体提升,相对于现代社会而言,封建社会的社会生产力和科技水平较为低下,饮食习惯和健康感念也比较差,尤其是一味的寻求长生不老,反而减弱了身体自身的抵抗力,降低了生活质量。第二,责任重,压力大。几乎所有帝王终其一生,均要接受来自周遭各方面的生存发展压力,均要承受来自内外包括生理的、心理的、外界的各种压力,不少帝王因此而出现人格异常、心理变态甚至精神分裂的表现。除此之外,还要受到后宫中多女色的强大诱惑和性损伤。在明代16帝中,只有5个皇帝寿命高过均龄,其余11帝皆低于均龄:从宣德帝到正德帝这祖孙五代竟然都在而立之年左右撒手人间,其中的成化帝也仅仅是刚过了四十岁。其中明光宗登上皇位仅一个月,因为多幸了几个女人,就撒手人寰,其身体的虚弱可知。第三,皇帝群体中非正常死亡比率高。中国历代帝王之中,属于疾病或衰老之外非正常死亡者高达近44%,远高于其他社会群体。由此可见,号称“万岁爷”的所谓“天子”们,并没有脱离凡体凡身,芸芸众生,其命一也。从生死论者来看,每个人均是天地之间一介草民而已,只是每个人的分工不同,并无高低贵贱之分,当权者惟按分工做好本职工作,没有必要擅权作威,高看自己,蔑视属众。锦衣玉食的皇帝爷们尚且难以对抗自然生死,况一般臣民呼。

伴随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人类的寿命整体提升,相对于现代社会而言,封建社会的社会生产力和科技水平较为低下,饮食习惯和健康感念也比较差,尤其是一味的寻求长生不老,反而减弱了身体自身的抵抗力,降低了生活质量。第二,责任重,压力大。几乎所有帝王终其一生,均要接受来自周遭各方面的生存发展压力,均要承受来自内外包括生理的、心理的、外界的各种压力,不少帝王因此而出现人格异常、心理变态甚至精神分裂的表现。除此之外,还要受到后宫中多女色的强大诱惑和性损伤。在明代16帝中,只有5个皇帝寿命高过均龄,其余11帝皆低于均龄:从宣德帝到正德帝这祖孙五代竟然都在而立之年左右撒手人间,其中的成化帝也仅仅是刚过了四十岁。其中明光宗登上皇位仅一个月,因为多幸了几个女人,就撒手人寰,其身体的虚弱可知。第三,皇帝群体中非正常死亡比率高。中国历代帝王之中,属于疾病或衰老之外非正常死亡者高达近44%,远高于其他社会群体。由此可见,号称“万岁爷”的所谓“天子”们,并没有脱离凡体凡身,芸芸众生,其命一也。从生死论者来看,每个人均是天地之间一介草民而已,只是每个人的分工不同,并无高低贵贱之分,当权者惟按分工做好本职工作,没有必要擅权作威,高看自己,蔑视属众。锦衣玉食的皇帝爷们尚且难以对抗自然生死,况一般臣民呼。

(作者:盛世孤魂。版权作品,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