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济南这个“老大难”路口禁左满月,堵车的长龙不见了

7月中旬,济南历城交警对二环东路山大北路路口的交通组织方案进行了优化调整,禁止南北方向的车辆在这里左转。一个多月过去了,记者回访发现,该路口改造之后,桥上桥下通行效率都有了大幅提升。交警介绍,桥上匝道不再压车,通行效率提高了43%。随着开学季到来,交通需求可能还会发生变化,交警部门将会紧密关注交通动态,及时作出优化调整。

改造前

由北向南下桥至少500米的压车长龙没了

8月29日上午,市民刘先生驾车从北园高架桥历山路上桥口进入高架,准备去往高新区。根据他的印象,二环东路高架山大北路下桥口十分拥堵,去年他就曾在这里遭遇大拥堵。

资料显示,由于高架匝道分布过于集中,吸引大量交通流,这个路口各方向交通拥堵都很严重。车辆排队等候下桥一度成为这里的常态,有时甚至压车到桥上。特别是由北向南的车辆,平峰时期在桥上排队等候下桥的车辆,都在500米以上,赶上高峰期,堵车的队尾更是延伸到全福立交桥附近。

基于此,刘先生特意提前出门,预留了半小时时间。不过,当他在29日上午10点从山大北路下桥口下桥时,眼前的通畅超出了他的想象。不仅桥上匝道没有排队车辆,更是一个信号灯就通过了山大北路路口。

历城交警大队相关负责人介绍,7月11日起,历城交警对山大北路下桥口交通组织方案进行了大调整:南北方向禁止左转,只能直行和右转。政策刚推出来时,不少司机表示质疑,不过从整个暑期的运行情况看,效果还不错。历城交警相关负责人介绍,从二环东高架桥上卡口流量对比分析来看,禁左后南北向放行效率,比此前提高了43%。

高架桥上卡口的日常统计数据显示,在改造前的4月23日周一早高峰7:00-9:00,南向北交通流量为2295辆次,改造后7月16日周一早高峰7:00-9:00,南向北交通流量达到了4048辆次;北向南方向,上述时间段内从改造前的1982辆次,改造后增加到3592辆次。

改造后

附近八大路口信号灯也同步统筹调整

不仅仅桥上好走了,桥下开车体验也明显顺畅了。历城交警部门的日常数据统计分析显示,路口从各方向卡口流量对比分析来看,禁左后南北向放行效率比禁左之前同期提高10%以上,东向西放行通行效率提高18%以上。还是以4月23日为例,周一早高峰7点半到8点半这1个小时内,二环东山大北路东、西、南、北四个口的交通流量分别为725、546、1602、2220辆次,改造之后7月16日周一早高峰7点半到8点半,二环东山大北路东、西、南、北四个口的交通流量,分别增长到了1423、673、2229、2525辆次。

“早高峰期间单位时间内交通流量的增大,表明路口交通效率提升了。”历城交警大队交通科副科长李绅鹏说,特别是华龙路转二环东路的通行能力翻了一番,由南向北的通行能力也增长了四成,治堵效果比较明显。在很多济南车主的心目中,评价道路拥堵程度,往往使用一个路口需要等待几个信号灯作为评价指标。上述路口通行能力的提升,给车主带来的直接驾车体验就是少等信号灯了。

“不仅仅是左转弯信号灯取消这么简单,牵一发而动全身。”李绅鹏告诉记者,交警对附近区域的8个大路口信号灯进行了统筹调整,并对行人信号灯过街时间进行综合考虑,确保南北直行的车辆可以绿波带通过道路,避免积压在附近路段。此外,为了避免右转弯车辆因为礼让行人引发新的堵车问题,交警部门还对二环东路山大北路南北方向的信号灯配时进行了优化,确保右转车辆可以快速通过路口。

开学之后将进一步优化交通方案

李绅鹏介绍,根据经验,暑期的交通流量和开学之后的交通流量会有明显变化。为此,开学后交警将进一步优化沿线及周边路口的信号配时,利用时间换空间的理念,缓解路口禁左后所造成的新堵点。对路口行人信号进行优化,利用错时、减少绿灯时间等措施,减少右转车辆和行人的冲突,并完善沿线指路标志及交通设施。针对开学后将迎来的高峰流量,交警部门将在沿线周边的学校加派助学岗警力,对二环东路、山大北路、花园路、洪楼南路等路段加强警用二轮摩托车的巡逻频率,如发生突发事件及时赶到现场进行处理。在花园路施工及周边路段增加了60名保安,对沿线及周边路段的交通秩序进行维护。

交警提醒过往驾驶员,开学之后,请家长及时了解二环东路山大北路路口禁止左转的新通行规则,提前规划,合理选择路行驶路线。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张泰来 实习生 戴苓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