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中笔录·贵州地名故事

唐贞观三年,东谢苗王谢元琛带领一支苗族使团进见唐太宗李世民。这些来自远乡的苗民在朝堂上刚一现身立马惊爆眼球一片,从皇帝到百官都惊艳于这些使节身着的苗族服饰。谢元琛等人当时身穿的苗族服饰名叫“卉服鸟幛”,他们的登场有如一场成功的时装秀,令唐太宗龙颜大悦,命当朝的绘画名家阎立本将这一场景临摹下来,取名“王会图”。

谢元琛所辖的领地在今黔东南丹寨、三都、榕江等地,丹寨处于其领地的中心区域。清代时丹寨当地曾设八寨厅,因周边有八个村寨环绕而得名,1913年改名为八寨县。1941年,邻近的丹江县被撤销,丹江县西部划入八寨县,以“丹江”“八寨”各取一字而得名丹寨。现今在丹寨的一些苗族村寨里,有一种被称为“百鸟衣”的服饰,据考证当年秒杀过唐太宗的“卉服鸟幛”就与之相类。经过一千多年的沧海桑田,这种苗族服饰传承下广博的文化内涵。苗族在长期的迁徙和变革的历程中,形成几百个支系,不同的支系又多有不同的习俗,服饰的区别就相当明显。仅在黔东南地区,苗族服饰就有不下两百种。丹寨县的苗族“嘎闹”支系有七个亚族群,他们自古就将膜拜的图腾雕饰在服装上“雅灰型”百鸟衣就很好地保持着苗族先民的这一习俗。

在丹寨、榕江等地的一些苗族部落早年对鸟图腾极为崇拜,在他们的服饰上,各种鸟类纹饰千姿百态,色彩绚丽,丹寨的锦鸡服、榕江的百鸟衣羽毛裙都是其中的典范。除丹寨、榕江的苗族服饰具有鲜明的特点外,纳雍、台江、安顺、桐梓等地的苗族服饰也各具特色,台江的苗族服饰上纹饰有大量造型丰富的图案,与苗族的原始信仰和口传文学相印证,台江的苗族服饰也被称为“穿在身上的史书”;六枝的“梭嘎”苗族妇女头上会绑扎1.5—2尺的木制长角,角上绕有3—6公斤的黑发套与白毛线绑扎成的“V”型头饰,这种头饰形状硕大,辨识度极高,这一支苗族也被称为“箐苗”或“长角苗”。由于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和民族民俗内涵,贵州丹寨县、桐梓县、安顺西秀区、关岭县、纳雍县、剑河县、台江县、榕江县、六枝特区的苗族服饰被评定为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苗族同胞制作华美的服饰离不开他们特有的蜡染和刺绣技艺。丹寨的苗族蜡染技艺也是一项国家级的非物资文化遗产。蜡染苗语称为“务图”。丹寨蜡染的制作者只限女性,所有女性都有义务和职责传承这项技能,每位母亲必须教会自己的女儿制作蜡染,这里的女孩自幼开始学习这项技艺。除制作衣物外,床单、背面、包袱布等等都可以用蜡染的印花工艺制作。丹寨的苗族蜡染在图案上可分为“几何纹”和“自然纹”两大类。几何纹中最常见的是一种被称为“哥涡”的螺旋状图案,固定出现在女性盛装的肩背处;自然纹以自然界的花鸟虫鱼为素材,可以自由构思、随心创造,这些充满浓郁民族风情和乡土气息的蜡染作品屡屡让世人惊叹。

丹寨的苗族服饰锦鸡服属于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地人穿着锦鸡服而作的舞蹈———锦鸡舞同样是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舞蹈发源于丹寨苗族的“嘎闹”支系,舞蹈以模仿锦鸡的形态和求偶时的步态而得名“嘎闹”支系苗族以锦鸡为族徽,相传“嘎闹”支系的先祖原本住在东方的大平原上,后来迁徙到一处沙滩边居住,又因洪水不得不沿江而上另觅居所,在迁移漂泊的路途中,一只锦鸡出现带领这支苗族部落来到丹寨。锦鸡还为他们带来稻谷的种子,用鸣叫声引导他们创造出欢快的飞歌。从此以后“嘎闹”的苗族同胞每逢盛大的节日就会吹芦笙、敲铜鼓跳起锦鸡舞,以纪念带给他们欢乐祥和的锦鸡。

信手拈来丹寨的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有三个,而丹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丰富可谓俯拾即是,这里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苗族贾理、古法造纸等共7项,省一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十几项,县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则有多达一百余项。丹寨仿佛一个出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梦工厂,这些非遗的佳作也必将迎来优异的口碑和票房。(来源:贵州都市报 记者:林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