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2018内蒙古·香港经贸合作活动重点合作项目签约仪式于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潘达文摄)

4月18日,2018内蒙古·香港经贸合作活动开幕式暨重点合作项目推介会、2018内蒙古优势产业合作发展商机推介会于香港会议展览中心顺利举行。活动中内蒙古重点推介了其农牧业、旅游业、大数据、特色园区等重点项目,并且进行了19项合作的签约。

蒙港合作不断深化 完成近20项签约

一直以来港蒙在经贸关系方面联繫紧密,是次活动是内蒙古第六次在港举行经贸合作活动。

内蒙古自治区副主席张韶春在本次活动开幕式致辞时表示,近年来,蒙港务实合作全面开展、不断深化,香港的资金、技术、管理等优势同内蒙古的资源、产业、区位等优势有机结合、互相促进,为两地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内蒙古自治区副主席张韶春于开幕式致辞。(张文洁摄)

他衷心希望香港各界一如既往地支持内蒙古,牵线搭桥、提供平台、创造机会,推动蒙港合作持久稳定向前发展;亦希望更多驻港企业到内蒙古投资兴业,「把更多的项目、资金、技术、人才带到内蒙古、留在内蒙古」。

据介绍,目前内蒙古的港资企业有1400多家,佔全区外资企业的一半以上。同时,越来越多的内蒙古企业也依託香港这一国际化平台走向世界,部分知名企业在香港设立了公司。

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聂德权亦出席了活动,他在致辞中表示,港蒙两地在各方面都可以互补,希望香港在经贸、文化和旅游等领域,进一步加强与内蒙古的交流和合作。在提及「中蒙俄经济走廊」时,他亦指香港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可以扮演重要角色。

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聂德权在开幕式中致辞。(张文洁摄)

本次活动现场19个经贸合作项目完成了签约,项目涵盖金融投资、医药、能源、货运等多个领域。

内蒙古是「一带一路」重要枢纽

张韶春亦在致辞时介绍,内蒙古不仅是「中国北部边疆亮丽的风景线」、「北方游牧文化的摇篮」,也是「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资源宝库」。

他还特别提到,内蒙古是中国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和「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枢纽。目前,内蒙古已开通的对外开放口岸有18个,满洲里、二连浩特2个国家重点开发试验区建设已全面启动,并且同11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了41对友好地区关系。

投资环境优越 优惠政策叠加

之后的内蒙古发展重点和投资环境推介环节中,内蒙古自治区发改委稽察特派员张斌介绍,内蒙古是中国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和「中蒙俄经济走廊」的重要支点,投资环境优越,且享受叠加政策优势,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投资者的青睐。

在投资环境方面,张斌指出,内蒙古不仅区位条件便利,横跨中国东北、华北和西北,靠近消费中心市场和出海口,是西出中亚、北出俄蒙、直达欧洲的经济通道,利于外向型产业发展,而且资源禀赋独特,自然景观瑰丽,民族风情浓郁,能源丰富,煤炭、稀土等17种资源储量全国第一。另外,内蒙古要素保障优越,土地价格优惠,用地平均价格不到内地沿海地区的一半,电价水平低,投资环境优良。

他补充,内蒙古是全国唯一同时享受西部大开发和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优惠政策的地区,同时还享受国家民族区域自治、沿边开发开放、兴边富民等优惠政策。并且自治区结合自身实际,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业、创新投融资机制、人才引进和培养等方面还出台了一系列具体支持政策。

参会嘉宾观看「美在内蒙古」图片展。(潘达文摄)

2018内蒙古·香港经贸合作活动现场。(潘达文摄)

内蒙古乘「云」而上 借「数」升级

近些年,内蒙古自治区把发展大数据云计算提升到新的战略高度,大数据成为了全区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引擎。2016年10月,国家正式将内蒙古列为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此次活动中,推介内蒙古的大数据产业发展也成为重点和亮点之一。

内蒙古自治区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副局长杜钢峰推介内蒙古大数据产业发展。(张文洁摄)

打造中国北方大数据中心

在当日的优势产业合作发展推介会上,内蒙古自治区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副局长杜钢峰介绍,目前,内蒙古全区大数据中心服务器装机能力突破100万台,位居全国首位,绿色数据中心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其应用也在各个领域全面铺开,全区的新产业和新业态正在加速兴起。

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加快建设「数字内蒙古」,「智慧内蒙古」,当地政府将「著力打造中国北方大数据中心」放在首位,进一步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加强与先进地区合作。杜钢峰说:「力争到2020年,全区服务器装机能力超过300万台。」

高层次人才可获逾620万创新创业资金

杜钢峰表示,内蒙古发展大数据具有得天独厚的综合优势和基础条件,不仅气温条件好、地质结构稳、电力保障足、距离首都近、环境政策优,同时享受民族区域自治、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等多重政策优惠,而且自治区政府为专门在企业落地、数据中心、企业运营、基础设施建设、科技研发、企业融资、人才引进培养等多个领域制定一系列的优惠扶持政策,促进大数据发展。

为引进相关领域的人才,内蒙古提供了多种奖励优惠政策。

据介绍,内蒙古对到当地开展大数据创业的大数据领域高层次人才一次性给予50万元人民币(约合港币62.5万)至500万元人民币(约合港币625万)的创新创业资金。不仅如此,对于引进的大数据处理、云计算高级管理人员以及核心技术人才获得的科学、技术、教育方面的奖金,政府也免徵个人所得税。

此外,为扶持相关企业的融资,自治区政府出资20亿元人民币(约合港币25亿),吸引社会资本,建立了规模100亿元(约合港币125亿)的大数据产业发展引导基金。

蒙在港推介绿色农牧业

绿色农牧业是内蒙古的特色优势产业。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副厅长云挨厚在当日推介活动中介绍,内蒙古地理气候独特,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拥有世界著名的「黄金粟米带」「黄金薯仔带」「黄金奶源带」,是内蒙古绿色农牧业的基础。

他表示,此外内蒙古「资源环境绿色」,「产品数量繁多」,「产品品质优良」,「产业基础雄厚」。

他提到,乳产业是内蒙古优势产业,具有年加工转化1000万吨牛奶的生产能力,其中伊利、蒙牛分别跻身全球乳业8强和10强。

另外,羊绒产业是「最具国际竞争力的产业」。被誉为「纤维宝石」的内蒙古羊绒细长柔软,光泽鲜亮,羊绒加工总量居全国第一位。

他亦指,薯仔产业是内蒙古农牧业主导产业之一,薯仔产品还远销俄罗斯、蒙古、马来西亚、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旅游资源丰富 与港互补性强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正是对内蒙古这片辽阔绿色淨土的形象描述。

在活动当日,内蒙古自治区旅发委副主任张玉军于推介内蒙古的旅游资源时表示,内蒙古不仅有世界闻名的大草原,而且森林、沙漠景观同样丰富,中国面积最大的原始森林区——大兴安岭、世界第四大沙漠——巴丹吉林皆位于此。另外,内蒙古的春夏秋冬四季美景各不相同,历史文化悠久深厚。

张玉军表示:「内蒙古与港澳地区旅游资源差异性大、互补性强,合作空间广阔。」他亦指,多年来,经过两地旅游业界的共同努力,内蒙古与港澳的旅游合作更加密切,港澳已成为内蒙古旅游主要的入境客源地和出游目的地,是内蒙古旅游对外合作的重要地区。

据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数据显示,内蒙古2017年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3440.1亿元人民币(约合港币4301亿),比上年增长26.7%。接待入境旅游人数184.8万人次,增长3.9%。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