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对的人

  它们的命运就此不同

  城市发展进程中,新旧建筑不断更迭,不少被闲置的建筑及空间就此被人们遗忘,在时间的角落逐渐瓦解,等待被拆除的那一天来临。

  然而,当经由慧眼识珠的设计师之手后,它们的命运可能就此改写。

  垃圾焚化炉是城市环卫设施的一部分,不加以留意都很难察觉到它的存在。然而灰头土脸的它,在建筑师的改造下,居然也有晋升网红建筑的潜质。

  这个垃圾焚化炉位于韩国首尔,在一个居民区的小学旁边,在经历近二十年的闲置后,经由800位社区居民的投票,由建筑工作室urban society进行了改造,现已成为一个公共艺术空间,供周边居民社交停留使用。

  这个建于20世纪80年代的废物焚化炉,自20世纪90年代废除垃圾焚烧之后,一直被用作仓库空间。改造后的它被命名为“呼吸标记(breath marks)”,建筑表面用3000个15 x 15厘米的手工瓷砖覆盖,每个瓷砖上都是不同形态的抽象图案。

  图案的由来十分有意思,在纸上倒上颜料,在未干之时,由人们用嘴吹出任意的形状,设计师再提取图案印在瓷砖上。这样的创作过程,记录下每一个参与者的创作成果,或许也蕴含着社区建设要群策群力,同呼吸共命运的意义。

  建筑的内部及外部的大部分,都铺设了这样的手绘瓷砖,结构的其余部分则处理成蓝色,给人一种平静舒缓的感觉,让整个空间更加易于清理与维护。

  改造过后,这里作为公共空间,为附近的学生、家长和当地居民提供一个安全又清洁的环境,创造一个学校和社区都可以共享的文化空间。通过聚集当地人,让人们更多地进行交流。

  幸好遇到了好的机会,在众筹众力之下,废弃的垃圾焚化炉成为新的文化休息空间,既保留了过去的历史痕迹,又用视觉化的效果向我们展现了美丽的另一种可能性。

  说起礼堂,大多数人可能会想象出一个有着重重幕布的舞台,与成百上千的规整座位。然而这个位于废旧空间中的另类礼堂,可能会让你对礼堂这个概念改观。

  在西班牙马德里,一栋具有明显19世纪特征的建筑中,Izaskun Chinchilla设计了一个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临时性礼堂空间。设计借鉴了当地建筑在19世纪末期的特色,并在项目选材、空间构思等方面致敬了与之毗邻的Prado博物馆。其中大部分灵感来自馆藏的西班牙著名画家Mariano Fortuny的作品。

  Mariano Fortuny的画作中,展示了19世纪以浪漫主义为基调的审美偏好。如荒废的美、东方主义、对自由的向往、以及从旅行中获取的文化思考等。

  设计师通过提取Mariano Fortuny的创作理念,用一种经过现代主义手法干预后的荒废之地,为这个旧空间辅以了全新的价值与意义。用新旧的对比,整体色调的大胆跳跃,让这个废旧空间焕发出了新的活力感。

  设计师将翻新视为自然与想象力的联系,并试图展示出修补痕迹本身的美感。结合了大量的视觉想象,在废旧空间中给到参与者一个更丰富的体验空间。礼堂空间中,每个角落都通过覆盖或重做得到了更新,荒废结合现代主义之后,仿佛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存在。

  通过这个项目,设计师想传达这样一个理念:废弃场所也可以是严肃的、丰富的,并且充满记忆的。临时性的空间则可以成为自由的象征,促使我们以不同的方式来构想我们的生活。

  可能对应那句“没有丑女人,只有懒女人”一样,没有不能被改造好的空间,只有肯不肯花心思的设计师吧。

  你还见过哪些废弃空间的改造让你眼前一亮?欢迎在评论区与我们分享~

  本期作者

  @大爷就是檬

  曾经的建筑师

  如今的新媒体码字员

  换了种方式

  爱建筑 爱设计

  - E N D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