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天,我们圈子里被赞为最贤惠的女人向我吐槽:“什么玩意儿!都是工作赚钱,回到家,我烧饭拖地洗衣服,他倒好,手机游戏不离手,女儿摔了都不知道扶一把,好像家是我一个人的!”“那你指挥他做啊!”她突然嗫嚅:“那不是他工作忙,累嘛!而且这些家务他也做不好。”我突然被她那么贤惠的开脱给气乐了。

在中国,“贤惠”一直就是个好词儿,它是社会对一个家庭妇女的最高评价。古时的贤惠,指的就是女子嫁人后善持家务,任劳任怨,照顾夫婿,抚养孩儿,孝敬公婆。但随着时代变迁,如今女性的社会地位和劳动分工已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贤惠”的内涵原也该随之更。然而,根深蒂固的东西,要转变总是很难。

写反馈打开搜狐新闻,体验更流畅

劳动层面的“贤惠”,只是它实质含义的一部分。如果一个妻子,用“完美做好家务,把丈夫起居照顾得无微不至”的标准作为好妻子的行为准则,对于婚姻来说,真不算一件好事。古时的家庭因“男主外,女主内”的分工,两者各自完成应有工作,所以可以和谐稳定。但现今,男女分工界限模糊,无论男女,均需外出工作,回归到家庭时角色自然也要改变。当妻子包揽所有家务琐事,丈夫的角色就很容易出现错位。

在新建立的小家庭,丈夫不像是丈夫,反倒像是一个儿子。凡事成了甩手掌柜,虽不至于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却也是不知柴米油盐贵几何。从心理上,亦像个孩子,没有真正承担起一个家庭应该承担的责任。一些家庭出现的丧偶式育儿,守寡式婚姻,部分也是源于此。这是丈夫的错吗?有责任,但不完全是。也有很大一部分妻子的纵容与对贤惠的误读,造就了丈夫习惯性甩手。

妻子一方面自发地以贤惠来约束自己,竭力维持自己在丈夫和外人眼中的好形象,另一方面又用挑剔指摘的方式去对待丈夫参与家务的行为。末了,还如同怨妇一般,责备丈夫:我这么贤惠,你却这样不责任。这对于丈夫而言,就不公平了。你想做,做了就别抱怨;不想做,就指挥丈夫一起做。做得好坏,这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没有谁生来就会。如果按我那个朋友的思维,明明是她自己将丈夫惯成了今天的模样,现在却反过来指责,她丈夫必然很想吼一句:那你到底要我怎么样?

对于妻子本人,除非,她以家务为乐,或者热衷于做全职主妇,否则同样结束八小时工作后,二人回到家中,一个忙得不可开交,另一个悠闲自得。初时对自己贤惠的成就感就会日渐粉碎于两人的行为差和内心的愤怒积累中。这种积累轻者造就二人的频繁争吵,重者甚至会对两人精神造成损害,令婚姻时刻处于爆发的边缘。

所以,那些用贤惠把自己束得紧紧的人,不妨给自己解绑。在压力繁重的今天,贤惠,可以是心理上的陪伴,也可以是工作上的分担。家务嘛,该两人一起的时候就一起做,毕竟家庭是两个人的。千万别为了体现自己的贤惠,弄得自己愤怒丈夫压抑,反而把婚姻给逼散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