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人说:有些传统我们不能忘记!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这里的规矩,说的也就是家规

实际上也是家风,家教

咱天津人尤其讲究这些

这些规矩你还记得吗

单是餐桌上的规矩

就够您学学的

在吃上

咱天津人可一点也不含糊

餐桌上的规矩

吧唧嘴

吧唧嘴首先来说

声音很难听,嘴型也不好看

在天津人眼里

这样是没出息的表现

端碗吃饭

端碗吃饭,出门讨饭。

貌似是说端碗的姿势像路边乞丐

不吉利,所以必须放在桌上

但是这个规矩

已经很少有人遵守了

喝汤吸溜

这个和吧唧嘴一样

除了声音不好听之外

还关乎一个家庭的素养

天津人最忌讳喝汤出声

会让人觉的好几天没吃东西

只夹眼前菜

吃菜只能夹眼前的

最好别“过河

眼前这碗不是自己喜欢吃的

那也没办法了,谁让老规矩在呢

筷子插饭里

在天津人眼里

把筷子插饭里

是给去世的人吃的饭

小的时候

你是不是也因为这个挨过打呢

不用筷子敲碗

用筷子敲碗

在家大人会说你像乞丐

在外面这叫骂厨子

所以当你的音乐细胞控制不住的时候

还是找点别的敲吧

吃饭咬筷子

吃饭咬筷子

是不礼貌的表现

有一桌子人

吃你口水的意思

吃鱼不能翻身

吃鱼翻身

表示这家人捕鱼时

会翻船

被视为不好的行为

大人先吃

全家人一起吃饭

大人不动孩子就不能动

大人上桌了小孩再上桌

有时候家里有重要的宴客

大人小孩还要分两桌吃

小孩座椅不高于长辈

有的孩子得宠

可以挨着老人

但座椅不可高于长辈

本质上就是尊卑有序

好的家教的体现

添饭不能说“还要饭吗”

家里来客人了

添饭时一定不能说:还要饭吗?

不然家人又是一顿教育

说过多少次添饭添饭

你才要饭的呢

位子不可随便坐

一般是按辈分

最重要的主位,让尊者、长者坐

余下两边相陪,左为主陪,右为副陪

长辈们入座后,剩下的小辈孩子们再坐下

可不能坏了规矩

借东西

借东西该怎么借

哪些东西不能借

这些您都知道吗

一不小心做错了

可就崴泥了

刀剪不外借

刀剪往往被视为凶器

借刀剪等于借祸

是一件十分不吉利的事情

所以按天津老规矩

不能跟别人借刀和剪

借香火招人骂

香火主要有两个说法,一是香是拜佛的信物,民间有“拜佛不烧香,拜了也白拜”的说法,既然这香是您诚心祈祷时用的,所以它必须是您自己请来的。借别人的,说明诚意不足。二是民间里家族的血脉传承也被视为传递香火,所以借什么也不能借香火,否则等于是侮辱人呢!

借尿芥子

谁家生了娃可是件大喜事

但若要是小孩的尿芥子不够使可是不能随便借的

因为”芥子“有”借子“之意

若要不小心借了芥子

人家可是会不愿意的

借碗

假如哪天家里来客人,盘、碗不够

需要到街坊家去借,

这空碗可不能就这么直接送过去

一定要装些自个家的食物

或者盛碗水再还去

借药锅

跟邻居借药锅可以,但有句话千万千得记下,那就是用完了就在自个儿家搁着,人家不来要,绝对不能去还。这里边的意思是,人家全家身子骨儿好着哪,不需要熬药。按老天津的规矩药锅是不能还的,您要真还了,就有盼人家急需熬药这不吉利的意思了。

生活上的规矩

天津是个充满热情的城市

邻里之间的走动

节日的习俗

好多的规矩您都得知道

不许抖腿

首先抖腿对身体不好

其次就是会给人毛躁的感觉

最后老话说的好

男抖穷,女抖贱

敲门

上人家串门

敲门时先敲一下

再连敲两下

急促的拍门属于报丧

规矩多的人家很是忌讳

贴喜字

在天津

男女双方结婚

男方家要贴双喜

女方家就贴单喜

正月十六“遛百病”

月十六,天津有“溜百病”的习俗

妇女们结伴同游

一边赏灯散逛,一边“溜”除百病

还会在溜百病的时候扔一些硬币

寓意把疾病都扔出去

您好

跟任何人说话,得称呼“您”

天津人最注重礼貌

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带着尊称

直接不带称呼或者用“你”指代

基本上会收获一记白眼

站不倚门、话不高声

靠着门跟人说话总给人一种不着调儿的感觉

大声喧哗也会让人觉得哗众取宠

在天津,你要敢这么干

保准让人说你老坦儿

除了这些

咱天津卫的规矩还多着呢

以上规矩你的家乡有吗

欢迎大家留言

谈谈各个地区的“奇怪”风俗

编辑/ 大霖 图片/ 网络

业务合作请勾搭:1861182861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