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近几年科技和智能手机的发展,手机游戏成了老少皆玩的事情,痴迷游戏的成瘾的大人儿童更是不胜其数,每年的六一儿童节期间,少年儿童沉迷游戏的话题必成为社会的热点,而作为全世界最赚钱的游戏公司——腾讯,每逢六一,想必也是过的提心吊胆。

去年7月人民网三评王者荣耀事件还是历历在目,转眼今年5月21日,八部委(全国妇联、中央文明办、共青团中央、教育部、民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等)又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加大对以游戏、文学、直播、视频等为代表的网络精神产品对少年儿童影响的监管整治力度,引导少年儿童文明上网、绿色阅读。

紧接着六一前夕,5月30日新华网发文《多少道文件才能管住网游对少年儿童的戕害?》,问责腾讯互联网游戏严重戕害儿童的身心健康,指责腾讯对青少年儿童防范方面毫无作为,文中讲到:“各部委文件一道又一道,媒体的批评一篇又一篇。但是我们惊讶的看到,腾讯等大游戏厂商(平台)对此似乎无动于衷,几乎没有任何改正动作。”

紧接着,5月31日,人民日报微博发布《17名院士联名呼吁营造“无网游”日》。

该文章中表明,院士联名呼吁乃是因为一名贫困地区的学生在写给帮扶志愿者的信中表示“只想要一个可以打王者荣耀的手机”,不免对此让人惊讶。对此,人民日报评论微博称,院士的呼吁,其言切切,其情殷殷,只是开发商听得进吗?运营商会响应吗?网游不是万恶之源,但孩子一旦陷入便再难逃离。家长和学校需尽责,厂商更不能卸责,别让孩子“游戏”人生!

但六一儿童节之际,腾讯似乎是并没有“听进去”,也不不理会新华网、人民日报和国家科学院院士的呼吁,在儿童与游戏方面,没有做任何表态,没有任何下决心承担社会责任的迹象,更是没有采取任何有效措施防止儿童沉迷游戏。而是在今日头条客户端,向用户推送了《新华社:要多少文件腾讯才肯收手》这条新闻之后,腾讯公关不谈文章内容,指责今日头条方面将“新华网”写作“新华社”,将话题从腾讯作为游戏公司理应承担的主体责任,转移到了腾讯与今日头条之间的竞争关系。把一切对游戏的职责,暗示成友商的行为,直接转化成公关战。很巧妙的避开了这起儿童与游戏的风波浪潮。

6月1日,腾讯发布公告称,宣布以“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名义起诉“今日头条”。这是历史上腾讯首次使用官方微信公众号宣布起诉另一家科技公司。拉上今日头条,以“友商竞争”为引子,成功地转移了行业、媒体、专家的视线,很巧妙的避开了这起儿童与游戏的风波浪潮。

对此你怎么看呢?

欢迎下方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感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