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年前,1977年9月5日,美国宇航局发射了一艘名为“旅行者1号”的无人外太阳系空间探测器,并携带了一张旨在向“外星人”表达人类问候的镀金唱片。其中只有一首乐曲来自于中国,那就是管平湖先生的古琴曲《流水》。

12英寸外径的铜质磁盘唱片,镀金表面,内藏金刚石留声机针。这意味着即使是十亿年之后,这张唱片的音质依旧如新。

90分钟的声乐集锦集合了不同文化的古典音乐世界名曲,共27首。单曲时长最长的一首也是这首管平湖先生的古琴曲《流水》 7分37秒,排第二的是贝多芬“第五交响曲第一乐章 7分20秒。

没听过管平湖,约等于没听过古琴

王迪先生曾概括管先生的琴艺渊源:“管先生对古琴艺术研究极深,深得九嶷派杨宗稷、武夷派悟澄老人及川派秦鹤鸣等名琴家之真传,他能博取三家之长,并从民间音乐中汲取营养,融会贯通,不断创新,自成一家,形成近代中国琴坛上有重要地位的 “管派” 。

·摘自郭平·《古琴丛谈》·

管先生弹奏的琴曲中,已出版曲谱并录音多达17首。有录音而无曲谱、甚至连录音都没有留下的管氏琴曲亦不在少数。管先生打谱的琴曲多已成经典。他在琴学研究领域的贡献亦罕有匹及,如编撰《古指法考》等。

“学习前辈,致敬经典”——多位直接或间接受惠于管平湖先生的琴家,联袂演出管氏经典曲目,表达对前辈的景仰、对经典的膜拜。

管平湖先生,以精研《广陵散》、《流水》、《离骚》、《欸乃》等经典古曲而著称,在4月27日纪念管平湖先生120周年诞辰专场音乐会上,无论是清心明目的《欸乃》,还是琴曲大气磅礴,不疾不徐,似娓娓道来的《广陵散》,这些经典古曲都可以听到,此场的演奏者也都是一等一的大师级人物。

演 奏 家 介 绍

李祥霆古琴

满族,祖籍辽宁岫岩,精于琴、箫、诗、书、画及即兴演奏与即兴吟唱。1940年4月出生于吉林省辽源市,1957年起师从查阜西学古琴,师从溥雪斋、潘素学国画,1958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师从吴景略学古琴。1963年毕业留校任教,1989年3月到英国剑桥大学作古琴即兴演奏研究,1990年起在伦敦大学亚非音乐研究中心任客座研究员,教授古琴和洞箫。1994年10月回到中央音乐学院继续任教。现为中央音乐学院教授,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琴专业委员会(中国琴会)荣誉会长,国际古琴学会荣誉会长,中国民族绘画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名誉理事,美国《北美琴社》顾问,伦敦《幽兰琴社》艺术指导,澳门古琴研究会荣誉会长。著有《唐代古琴演奏美学及音乐思想研究》(在台北出版),《古琴实用教程》(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醉琴斋诗选》、《古琴综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乔珊古琴/唱

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古琴专业,师从于古琴大师管平湖的嫡传弟子王迪。在王迪老师的悉心指导下,乔珊深得管派古琴艺术的精髓,其演奏风格既雄健潇洒,又不失婉转含蓄。代表作品有:古琴曲《离骚》、《流水》、《广陵散》;琴歌《胡笳十八拍》、《钗头凤》;交响诗《琴咏春秋》等。乔珊致力于在海内外推广和传播古琴艺术。先后和中国中央乐团、香港中乐团,新加坡华乐团、台湾高雄国乐团、澳门中乐团、天津民族乐团等合作演出。曾出访二十多个国家,成功地举办多场古琴独奏、协奏音乐会。在恩师王迪的影响下,乔珊也努力钻研琴歌的演唱艺术,总结琴与歌相和相融的经验,将古琴清微淡远的艺术境界和琴歌吟唱融为一体,并与作曲家共同创作琴歌新作品,多次尝试与大型乐队合作演出。

李凤云古琴

天津音乐学院教授,古琴演奏家、中国琴会副会长,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古琴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天津古琴会会长。1985年毕业于天津音乐学院并留校任教。师从陈重、李祥霆、许健、李允中诸先生;1987年拜广陵琴派大师张子谦先生为师,深得广陵琴派精髓。曾出版《广陵琴韵》、《箫声琴韵》、《梅梢月》、《南风》等个人专辑数张;琴曲打谱《颐真》、《梅梢月》、《离骚》、《玄默》、《山中思友人》、《普安咒》、《修禊吟》等十余首;琴歌打谱三十余首;并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如《神奇秘谱及调意浅谈》、《张子谦古琴艺术初探》、《李允中与天津近现代琴坛》等。

杨青古琴

中国文化网络传播研究会副会长、国乐中心主任。中国琴会副会长、秘书长。武汉大学艺术学院兼职教授。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客座教授。编著有《少儿学古琴》《古琴弹奏经典歌曲(系列两册)》《古琴艺术知识200问》《琴梦红楼》《琴颂诗经》《学古琴——古琴自学教程》《古琴考级经典曲目示范》《从零起步学古琴》等教材与书籍。录制有CD:《梅花引》、《琴•歌》《忆曲琴歌》《杨青古琴专辑》《红楼梦》《诗经》《九龙吟》《琴颂诗经》及教学DVD《古琴经典八曲讲析》等。

王建欣笛/埙/箫/主持

天津音乐学院教授、图书馆馆长,笛箫演奏家,音乐理论家。1976年考入天津音乐学院附中,1981年升入本科,1985年攻读研究生,1987年获得硕士学位,成为中国第一位笛箫专业硕士学位获得者,并首次成功举办个人独奏音乐会。1998年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音乐史、琴学,2001年获得博士学位。1995年应邀赴新加坡、马来西亚做为期一年的华乐艺术指导。自1999年起,与古琴家李凤云合作,每年均在北京音乐厅、中山音乐堂举办琴箫音乐会。2002年初,应邀在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讲学,同时与李凤云在拉赫马尼诺夫音乐厅举办音乐会。亦曾多次应邀赴美国、日本、韩国、波兰、葡萄牙等国家举办音乐会和讲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