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赤霉病

坚持“预防为主、主动出击”的防治策略,采取“适期防治、见花喷药”的防控措施,做到把准时期、两次防治不动摇,即首次用药掌握在小麦扬花初期,第一次用药后5-7天开展第二次防治;对品种高度感病、生育期极不整齐,花期遇多阴雨天气的田块,还应适当增加用药次数;如小麦扬花期遇雨,可选择雨隙或抢在雨前施药,药后6小时内遇雨应及时补治,确保防效。要合理安排用药品种,可选用氰烯菌酯、戊唑醇、咪鲜胺等单剂或复配剂,注意交替用药;赤霉病菌对多菌灵产生较高抗药性的地区,停止使用多菌灵单剂。白粉病、蚜虫等病虫重发生地区要统筹开展防控,对白粉病防控,结合施用戊唑醇、烯唑醇、腈菌唑、醚菌酯、烯肟菌胺等药剂;对蚜虫防控,结合施用吡蚜酮、吡虫啉、高效氯氰菊酯等药剂。要用足药量和水量,氰烯菌酯单剂有效用量不低于25g,戊唑醇、咪鲜胺亩有效用量均不低于12g,多菌灵亩有效用量不低于50g;可选用机动弥雾、静电喷雾或自走式喷杆喷雾药械均匀喷洒,机动弥雾、静电喷雾亩用水量15-20kg,喷杆喷雾机亩用水量40-60kg,提高病虫防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