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了103家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为部属高校、直属单位与企业开展协同创新搭建了良好平台。下一步,将继续依托部重点实验室,加强产学研联合,加快技术创新能力建设,为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工信部:多措并举确保实现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央视网消息:记者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获悉,5月24日,国新办举行进一步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吹风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王志军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支持企业提高创新能力是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发展后劲,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工信部将进一步以企业为核心来配置创新资源,推进各类创新载体建设,探索新型创新模式,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动力。具体开展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是以示范企业为载体,引导企业加大创新投入。2011年以来,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财政部已累计认定示范企业558家。实践证明,通过示范企业的认定工作,加强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加快了技术创新人才的培养,有效提升了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

二是以重点实验室为载体,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近年来,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了103家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为部属高校、直属单位与企业开展协同创新搭建了良好平台。下一步,将继续依托部重点实验室,加强产学研联合,加快技术创新能力建设,为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三是探索有利于激发企业积极性和能动性的新型创新模式。在人工智能方面,组织开展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重点任务揭榜工作,通过揭榜挂帅发现“良马”,通过攻关和测评优选“千里马”,选拔“领头羊”“先锋队”企业;支持建设“上海(浦东新区)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建设企业创新应用的“试验场”。

四是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加大鼓励企业创新财税政策等落实力度,加强产融对接合作,引导产业投资基金、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大对企业创新投入的支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