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丝楠,中国四大名木之首。古来便为皇家园林,宫殿,陵墓,木具所用。其木有香气,木质细密,不易变形。其木材表面在阳光下有金丝浮现,伴有微香。《五杂俎》中有记载“楠木生楚蜀者,深山穷谷不知年岁,百丈之干,半埋沙土,故截以为棺,谓之沙板。佳板解之中有纹理,坚如铁石。试之者,以署月做盒,盛生肉经数宿启之,色不变也。”足见其名贵之处。

就这哥们儿,电视上天天跟纪大烟袋和大人臭贫那位。

清代将金丝楠定为皇家御用木材,非天家不可用(和大人是个例外),但是及至明末清初,金丝楠已经大量减少,成为极其稀缺的木材。从乾隆的太爷爷顺治开始,清代的宫殿苑囿所用之金丝楠,相当部分是拆除的明朝的宫殿等所得的旧木材(循环利用,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

故事是发生在爱新觉罗.弘历的皇陵—裕陵。乾隆八年(1743)乾隆的陵寝裕陵开工,乾隆十七年(1752)交钥匙,嘉庆四年(1799)乾隆皇帝乔迁新居。

裕陵在建造过程中,由于要使用大量的金丝楠木,于是乾隆将小眼(他是真的小眼)盯上了明朝的囤货,奈何大明宫殿台阁已经基本被他上三辈祸祸光了,然而这并难不倒能写出“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这种传世绝句的千古一帝乾隆爷。

脑回路清奇的他将目光又转向了当时金丝楠最多的地方,明十三陵。

《清史稿·高宗本纪(五)》里记载,“五十年,三月壬子,上幸盘山。甲寅,上诣明长陵奠酒。”

乾隆五十年(1785)乾隆御驾至十三陵之一的长陵,祭拜明成祖朱棣。这位爷这么好兴致?显然不是,哥们儿祭拜的时候小眼一直盯着恩殿里的金丝楠。

但是你拆他旧宫还说得过去,扒人坟,怎么也不像话。于是乎集思广益,招来工部户部和几位军机大臣吃着火锅唱着歌商量怎么名正言顺的给人坟掘了....精神病人思维广,还真有人想出来了。于是有大臣上书乾隆,说可借口十三陵过于破旧,由国库掏银子进行修缮,一来可以此事示告天下陛下体仁海量,二来这时中间偷摸弄点儿,乾隆龙颜大悦,就这么办,即刻动工!

三年后,修缮完成“三月癸酉,上回跸。丙子,以重修明陵成,上临阅,申禁樵采。”

然而,这明陵是越修越小,尤以长陵定陵为甚,这裕陵是越盖越大,其中不言而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