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去的战火,远去的身影

——怀念原47军139师政委刘冬冬

周详

清明时节,远去的前辈一一浮现在我脑海里。其中 ,特别的一位便是刘冬冬政委。

初次和刘政委见面,是在1987年1月。当时,他是兰州军区47集团军139师政委,正激励着他的将士拼杀在对越自卫反击战的云南战场上。而我,是武汉电视台的新闻记者。

27年后的2014年7月,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专程前往济南,看望了刘政委。那时,他已脱下穿了6年多的上将军服,走出用了7年多的济南军区政委办公室,担任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我则早已不干新闻报道,改行当了纪录片导演。

一见面,我们的思绪便飞回了老山,话题便离不开战场。

在突击作战誓师大会上,刘冬冬政委给战士戴花

一、战地茅台

我对老政委说:"首长,有个问题在我心里放了20多年,今天一定得问问您。当年前线有个传说,说第一次突击作战的誓师大会上,师首长一人给一排突击队官兵敬酒和戴花。您这一排大多数没有活着回来。从那以后,您就不再给人敬酒、戴花了,是吗?"

1987年,中国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到了第8个年头。老政委是武汉人。在他的大力支持下,武汉电视台派摄制组前往云南老山前线。我坚决要求参加了摄制组。

我们到了昆明之后,139师宣传科干事张松海奉老政委的命令,带着两辆军用吉普车前来迎接。其中一辆是老政委的专车。

两天后,我们到达文山州麻栗坡县曼棍村,入住在老山北麓的一个大溶洞里。139师师部就设在那里。军队给那个溶洞取了个名字一一"曼棍洞"。曼棍洞离中越边境只有4公里,离一线战场只有5公里。

当天晚上,老政委在曼棍洞旁边的一个简易饭厅给我们接风。那时,部队已换装一年多。张松海等军官都穿着新式的85式军服,戴着漂亮的大檐帽,老政委却还穿着作训服,戴着老式的"解放帽"。

当年位于慢棍洞师指挥所

我们的餐桌是用弹药箱垒的,酒是后方慰问的,菜是部队配发和后方慰问的罐头。老政委特意叫来几位武汉籍军官作陪,其中有军区侦察大队政委赵双喜、军政治部秘书柯汉明、师作训科参谋李全宗和417团军务参谋熊启林。战场见老乡,情义无限长。哪种特殊的感情,只有从眼神的热度、握手的温度、拥抱的力度中才能体会出来。席间,南边枪炮声照例响起,不断有人进来报告:师部某侧距离多少处落下了几发炮弹……

老政委给我们摄制组一人颁发了一枚139师的战地识别徽章和一枚参战纪念章。他对我们说:

"从现在开始,你们就是我们139师的人了。"

我徽章上的战斗编号是"32283",隶属139师417团。这种徽章俗称"生死牌"。如果牺牲后面目无法辨认,它就是确定姓名的依据。我一直悉心珍藏着这两枚徽章。我把它们视为我一生最高的荣誉。

谈到采访拍摄安排,我起身要到住处去拿采访提纲。老政委立刻制止了我。他说:"你不能一个人去。这里随时随地都可能碰到越南特工"。

老政委说的"越南特工"相当于我军的侦察兵。

于是,我在一名军人的保护下完成了这一小小的行动。

后来,从师长黄俊杰讲的一件事上,我更加明白了老政委制止我的原因。1986年4月28日凌晨1点多,在我军168高地2号哨位上,战士李谋仁被3个越南特工用石块打昏后拖往越方。李谋仁无法争脱,又不愿当俘虏,就朝我方大喊:

"同志们,我被敌人抓住了,快打死我!"

但是,战友们谁也下不了手。

最后,李谋仁争扎着拉响了身上的一颗特殊的手榴弹,和越南特工同归于尽。

我仔细看过这种特殊的手榴弹。它叫82-1式进攻型手榴弹,比一般手榴弹小,引爆时间只有0.3秒,几乎一拉就炸。它不统一配发,而是自愿领取。官兵们去一线之前,都争领这种手榴弹,以防不测。于是,它有了一个俗称——"光荣弹"。

在那残酷的环境里,老政委为了保证我们的安全,向陪同的军人作出了极其细致的交代,提出了极其苛刻的要求。当我们行车途经盘龙江谷地,要求停下来仰拍小青山越军阵地时,张松海没有马上答应。走了一段,他见有点雾气,才示意司机王德富停车。我们只拍了10多秒,他便执意要求我们上车离开。过后,张松海带我们去师部作战室,指着沙盘对我们解释说,越军在小青山设了7门火炮,正对着我们刚才的位置。前一天,他们师的汽车经过那里就挨了炮;在老山主峰,当一发迫击炮弹落在我们前方的山坡上时,417团副政委肖敬臣迅速把我们拉进掩体。他告诉我们,1个多小时前,越军大型火炮打来两炮,而且是空中爆炸的"空爆"。两天前,他的两个战士就在这里受了伤;在船头通往"百米生死线"那拉口的小路上,熊启林让我们排成单列纵队。他走在前面,我们跟在后面。他不停地提醒我们,一定要盯着前一个人的脚步,踩在前一个人的脚印上,不能有半点偏差,不然,就可能踩到地雷。

老山前沿的那拉战场

多年以后,熊启林对我说:"你应该感谢刘政委。那次带你们去一线之前,刘政委跟我说:'你一定要绝对保证他们的安全。万一有什么情况,宁可牺牲你,也不能让他们出问题。而且,你要给我盯着那个周详,就是最年轻的那一个。'"

我明白老政委为什么会这么说。在那以前,摄制组用师里的电话向我们的台长汇报了我的要求------延长采访拍摄时间。其实,这还是铺垫。我的真正目的是争取去最前沿,跟一次突击作战,留在139师。这些,我在摄制组里和陪同军人面前也有所流露。不过,台长一口回绝了我的要求。他指示我们:期限一到,立刻返回。同时交代其他人:我如不听,就把我架回去。后来的情形也大致如此。

熊启林告诉我,当时,他从团里的侦察连抽了一个班的战士在附近隐蔽待命。一旦发生险情,一旦我有异常,他一声令下,战士们就会猛扑过来。

由于老政委的精心安排,陪同军人的严密保护,我们几个人都毫发无损。而在我们之前去另一个部队采访的一位北京的摄影记者便不幸踩到了地雷,炸掉了一条腿。在越南一方采访的日本«赤旗报»记者高野功甚至被打死。

一天,张松海给我听了越南河內广播电台«河内之声»栏目对华广播的«一个越南母亲给郭振武母亲的公开信»的录音。大意是说,越南不愿打仗,是中国挑起来的。希望中国母亲不要让儿子上前线当牺牲品。向郭振武的母亲和牺牲在战场上的中国军人的母亲表示慰问。

原来,1986年10月14日,139师组织了第一次突击作战,代号是"蓝剑b行动"。执行这次任务的是139师416团2营5连。他们攻击的目标是老山主峰正南面的604号阵地和968高地,对手是越南陆军313师122团1营2连。上阵前,突击队官兵担心自己牺牲后肢体分离,战友不好辨认,就找卫生员要医用橡皮膏,写上姓名,贴在衣袖、裤腿上。战斗中,2排排长祁振武中炮牺牲,一条腿飞到了越军阵地。越军便借此大做文章。不过,他们出了一个错误 ,把"祁振武"认成了"郭振武"。

这些复杂的情况无疑增加了老政委的工作难度。于是,我采访的重点之一就是老政委如何稳定军心,如何出奇制胜。

"蓝剑b行动"实施之前,老政委亲自到5连和官兵们谈心。一位战士说:

"我还年轻,没交过女朋友。如果回不来,很遗憾。"

老政委语重心长地说:"让你们上前线,是让你们去杀敌,不是让你们去牺牲。你们一定要好好保护自己,完成好任务,平安归来。你们都是优秀青年,日后一定能找到好女孩。"

另一位战士说:"听说茅台酒很好喝,我还没喝过,出征前能尝尝就好了。"

老政委把这话牢牢记在了心里。

出征誓师大会上,老政委魔术般地摆出了茅台酒。官兵们一见,既吃惊,又纳闷。因为,师里没有茅台酒。那个年代,那个环境,想弄到这么多茅台酒并非易事。原来,老政委离开5连后,千方百计地买茅台酒。部队住地属于云南省文山州。州委秘书长左珍一常常热心为部队解决各种困难。老政委便拜托她。但是,她也力所不及。她又请她丈夫,州委书记李殿彦想办法。李殿彦颇费了一番周折,才买到了几箱茅台酒。

老政委特意安排师宣传队的女兵们倒酒,由师首长敬给每位官兵。之后,师首长又给他们戴上鲜红的光荣花。绝大多数官兵第一次得到这种殊荣。

老政委特别安排著名军旅歌唱家郁鈞剑参加誓师大会。郁鈞剑紧紧搂着官兵们,把他们最喜欢的歌曲«血染的风采»、«热血颂»、«小白杨»唱了一遍又一遍,直到自己泪流满面,直到官兵们心满意足。

听了我的问话,老政委缓缓地答道:

"在那以后,战斗行动开始之前,我走访部队,询问官兵们有什么要求,官兵们表示,上阵杀敌是军人分內的事,不需要慰劳,不需要举行仪式。等打了胜仗,师里再奖励也不迟。所以呢,师里就不再举行誓师大会了。敬酒、戴花自然也就没有了。"

刘冬冬政委(左一)在前沿阵地上

二、英雄柔情

我对老政委说:"那年,您安排我们去了417团2营4连。我看了刚刚牺牲的几位烈士的遗书。印象最深的是马占福。他在遗书里喊了35声‘妈妈'。"

1987年1月7日,4连执行了突击任务,代号为"黑豹行动"。这是139师在那场战争中打的最惨烈的一仗。

虽然不再敬酒、戴花,老政委仍然以他自己的方式提升官兵们的士气。方式之一便是出征时,他和师长最先登上卡车,把官兵们一一拉上去。这一举动给了官兵们莫大的体恤、温暖和激励。官兵们没有辜负老政委的殷切希望。他们以自己的英勇、顽强回应了老政委。

攻击之前,第一突击队和第二突击队趁着夜色分头潜伏到攻击目标------那拉口167号高地前沿。天亮之前,第一突击队一班排成纵队向主峰摸索前进。这时,占据167号高地的越军313师14团4营11连向阵地前沿乱打冷枪、冷炮。3发炮弹落到队列中。喷火兵郗文华和机枪手李秋平当场牺牲。40火箭筒手董永安被炸断了双腿。董永安疼得浑身发抖。他把双手拼命往土里插。他默默着难以想象的痛苦,直到停止呼吸。

攻击开始后,第一突击队队长郭继额率领队员们迅速冲上167号高地。爆破手马占福冲上顶峰,把炸药包投进越军机枪工事。爆炸时,气浪把他推出10多米。没等他起身,腹部就被另一个暗藏的越军火力点射中了几枪,肠子流了出来。他用三角巾勒回肠子,搜寻、靠近那个火力点。当他爬上一块大石头,又被打伤了头部。他在血泊中爬了15米,绕到那个火力点旁,把爆破筒塞了进去。没等他松手,越军就把爆破筒往外推。他拼尽全力再次塞进去,用身体死死顶住。他向攻打洞穴的班长李国胜大喊一声:"班长!……"一声巨响之后,暗堡被摧毁,6名越军丧命,马占福也壮烈殉国。

第一突击队刚刚消灭167号高地表面的越军,越军炮火便覆盖了整个高地。一见炮火袭来,身负爆破和保护队长双重任务的战士付志宏迅速将郭继额扑倒。郭继额躲过了一劫,付志宏却再也没有起来。因为电台被炸坏,无法和指挥部联系 ,通讯员郑武军冲上一个高坡,向指挥部打旗语,很快便被炮火吞噬。卫生员王新华在炮火中抢救完第6名伤员时,一发空爆炮弹在他头顶炸响。

这时,第二突击队前来增援。他们一冲上阵地便被炮火淹没。我的军中同行,随同行动的417团政治处宣传股摄影报道员袁熙、摄像员李斌光荣牺牲。

在那样极端的情况下,他们硬是打退了越军6次反攻,全歼守敌531人,包括1名团副参谋长,伤敌462人。

第二天,越南河内广播电台竟然报道:"1月7日,中国军队向我边境地区发动了两个团规模的进攻。"

第三天,"美国之音"电台居然声称:"1月7日,在中越边境爆发了自1979年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战斗。"

1.7战斗突击队出征合影

1.7战斗突击队出征合影

战后,4连被中央军委授予"英雄4连"荣誉称号。

我们到达4连的时候,"黑豹行动"刚刚结束几天。几位战士告诉我们,他们最怕的是闭眼。一闭眼,一睡着,战场上惨烈的场景就会浮现出来。还有的战士见众多战友都没有回来,帐篷里冷冷清清,不禁悲从中来,无法入睡。有人整夜坐着,或流泪,或抽烟,或沉思。

连队在一个军用帐篷里为烈士们设立了灵堂。一进帐篷,只见正前方摆着一个大大的花圈。左右两边各放着一排行军床。每张床上都放着一位烈士在战场上用过的武器和穿过的迷彩服。每只武器上都创痕累累。每套衣服都破烂不堪,满是泥土和血迹。

马占福烈士是回族。为了尊重回族的风俗习惯,他的遗体没有火化,是土葬的。下葬那天,我们特意赶到了麻栗坡烈士陵园。因为下葬之后来不及立碑,我们没有找到他的墓。

师里保存着一面军旗。出击前,官兵们在军旗下宣誓:"为了全局,为了胜利,宁可牺牲自己!主动配合,密切协同!永葆革命气节,宁死不当俘虏,宁死不变节!打出国威、军威,打出'夜老虎团'的威风!"每人在军旗上题了字。董永安烈士写的是:"旗子红,心更红,虎威显在顶峰中。"马占福烈士写的是:"参加第一突击队,是我的自愿;拿下167,是我的心愿。"

在老政委的要求和布置下,连队的文字、摄影、录音工作非常细致。战前,他们给每位勇士拍了一张照片,录了一段讲话,让每人写了一篇给家人的心里话。战后,这些都是极其珍贵的素材。

我仔细看了烈士们的遗像、遗书,仔细听了烈士们的遗言。

董永安烈士讲完话后,唱了一首«再见吧,妈妈!»。他的歌唱带着浓j浓的西北口音,但是唱得情真意切。

我看到的马占福烈士的遗书是战友抄的。连队负责人说,因为他的遗书太感人,原件和其他人突出的材料已被师里收集、集中,正在上报和准备宣传资料。

马占福烈士在遗书里写道:"亲爱的妈妈……我是多么想能和小时候一样,依偎在妈妈的怀抱里 ,把头埋在妈妈温暖的胸膛上,双手紧紧地拥抱着妈妈,给妈妈叙说我的痛苦、我的欢乐、我的兴奋和我的委屈呀!……特别记忆深的是您每天晚上用您的胳膊做我的枕头,给我讲神话般的故事,使我甜甜地进入梦乡。妈妈,不知有多少个青黄不接之际,是您出去讨饭救了全家人的性命。记得我小时候的一个黄昏,咱俩出去讨饭,从一早上一直到晚上回来。一路上受经了人生的艰辛万苦,不知有多少人凌辱了咱们的人格,嘲笑了咱们的人性。到了大村子,我不敢去,是您要来饭端到我的跟前。遇到有狗的一家,我又是不敢去,又是您要回来一碗半碗的给我端来,维(唯)恐饿坏了我。……亲爱的爸爸……您一生很少说话。在我最后一次离开您到部队去的时候,您说:‘儿,不要操心我,我不要紧。你去了,听领导的话,团结好同志。'……记得吧,父亲,您患有严重的风湿关节炎,每次都是疼得不能动弹,那都是我们小,不知道看望您,也不心疼去给您说几句话。有时候痛得受不了,您恨恨敲打自己。……亲爱的妈妈,如果说有什么遗憾的话,那就是我在出发前没有在家乡多住几天,仔细地看看您慈祥的面容,……走时没有深情地叫一声‘妈妈'。……我在出征前,我们连队有一名战士的父亲、哥哥不远千里,在火车站发车前10分钟,才在车站找到儿子。按规定不准他儿子下车,就在车窗口说了几句话,车就无情地开动了,留下一声紧接一声的亲切呼唤:'儿子啊,你保重。娃,你要回来呀!我等你回来,要回来,娃啊!'我心中很难过。我这个从不流泪的人,这时眼泪唰唰唰地流了出来。……"

听了我的话,老政委沉默了。他想到了什么,我不得而知。不知为什么,我忽然想起另一件事。我们离开前线的前夕,老政委拜托我们把一根用高射机枪子弹壳做的手杖带回武汉,送给他妈妈。那根手杖很重。而我们觉得,凝结在其中的情感更重。那是军中铁汉的一段柔情,那是沙场英雄的一片孝心。我们回武汉后的第一时间就把手杖送到了老政委的妈妈手里。

作者在阵地上采访时留影

三、理解无价

为了缓解气氛,我换了个话题:"首长,我在前线听说,师里一位战士受了重伤。临终前,护理他的女护士主动吻了他一下。"

当年,在曼棍洞里,我看到,那个可以容纳上千人的溶洞,北面有个小场地,可以举行较大的活动。场地东面,相当于主席台位置的上方的洞壁上,有一条标语:"真正的理解万岁!" 看着这条标语,我想起了师宣传队队员刘友兰给我讲过的一件事:

一位从前线下来的伤员在火车上和服务员发生了矛盾。服务员竟然咒骂他:

"你这个当兵的,怎么不死在战场上?"

听了这话,那个伤员和在场的所有军人都十分寒心。

很多在战场上撕杀过的官兵告诉我:

"我们不怕流血,不怕牺牲,怕的是没有亲身体验的人不理解。"

作为负责思想工作的部队首长,老政委真切希望后方人民对前方军人多一些理解,也一再要求二线军人对一线将士深一层关爱。

正因为这样 ,将士们胜利归来的时候,老政委指示师宣传队的女兵们给他们每人敬一支香烟。香烟虽轻,火苗虽小,却让英雄们心潮澎湃。

正因为这样,曼棍洞里的那条标语在"理解万岁!"前增加了"真正的"3个字。不论是师里开会,还是欢迎后方人士,那条标语都处在最醒目的位置。

我们到达的当天,全国总工会慰问团也到了。师里在曼棍洞举行了欢迎仪式。介绍战场情况时,师长黄俊杰讲了一个细节:

"有一次我看到,一个在战斗中受了重伤的战士被抬了下来。在他奄奄一息的时候,眼睛老是看他左边的上衣口袋。旁边的人都不知道他是什么意思。这时,一个女护士好像看出了什么。她马上打开他的那个口袋,在里面一掏,掏出了一张照片。旁边人一看,才知道那是他女朋友的照片。战士一直凝视着照片。这时,出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情景:那个女护士主动俯下身去,吻了那个战士一下。那个战士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然后就断了气。"

这个细节深深打动了我。我相信,这是对"真正的理解万岁!"最深切、最特殊的诠释。

战争结束后,我和李全宗谈到这件事,他也很有同感。但是,他也生气地说:

"那时,有人还把这件事当个笑话谈。"

我马上要求陪同的军人帮忙寻找那位护士。同事王汉民跟我开玩笑说:

"你是不是对那个护士有意思?"

其时那时我没有想别的,只是想替那位战士,替全体军人,替所有男性对那位可敬的护士说声"谢谢!"可遗憾的是,始终没有找到。

听了我的话,老政委说:"是的。是有这么回事。我们军里有一个摄影干事王红还拍了一张照片。"

四、无尽追思

我问老政委:"您和139师还有联系吗?"

老政委用非常遗憾和惋惜的口气说:"139师已经缩编成了139旅。旅部还在原来师部的地方,在渭南(陕西省渭南市)。有一次,碰到47军老军长钱树根(曾任139师师长,时任中央军委副秘书长),我问他:'这么好的部队,怎么说改编就改编了?'他一听,眼泪就下来了。"

听到这个消息,我黯然神伤。我一直骄傲地告诉别人,我是139师的荣誉军人。这这是我感情的一大寄托,精神的一大支柱。如今,139师的番号没有了,我不知再到哪里去寻找如此强大的心灵依靠。

得知我一直没有成家,老政委热心地给我参谋起来。他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

"武汉女孩太厉害,还是到北方找一个吧。兰州女孩,哎呀,有一次,我在兰州的一个公园里,看见树上用刀刻着:'兰州女孩面如桃,兰州女孩心如刀。'还不是一棵、两棵,刻了一大片。嗯,天水女孩很漂亮,性格也好。济南女孩很淳朴。"

他对在座的他的秘书李国旗、济南军区«前卫报»社原主编郝传更、济南军区综合训练基地电教室主任李强和济南军区«基层建设»杂志社副主任沈瑶琴说:

"你们也留心一下,看有没有合适的人。"

分别时,老政委动情地嘱咐我:"你一定要去一下渭南,去看一下139旅,去看一下老部队。"

我说:"好。我一定找机会去。"

万万没想到,半年之后便传来老政委去世的消息。听到噩耗的那一刻,我心慌意乱,不知所措。等回过神来,我忙从网上找出老政委的照片,久久凝视,心中无法平静。

在那之后,很长时间,我心里空空荡荡。两枚战场徽章,不知摸了多少回;一本参战纪念册,不知看了多少遍。

当年,我们从前线返回的路上,谁也没有说话,只是一遍一遍地听«血染的风采»。如今,每当想起远去的老政委,我便不由地想起了其中的一段歌词:

"也许我的眼睛再不能睁开。你是否理解我沉默的情怀。也许我长眠,再不能醒来。你是否相信,我化作了山脉。如果是这样,你不要悲哀,共和国的土壤里有我们付出的爱。"  陆军原47集团军139师417团荣誉战士 周详

作者与刘冬冬政委(左)

作者与刘冬冬政委(左)

刘冬冬政委颁发给笔者的战地识别徽章和参战纪念章

【作者简介】

周详又名拓跋周、拓跋浪迹,毕业于武汉大学新闻系,紀录片独立制 片人,资深紀录片导演,美国探索频道(DISCOVERY)在中国评选、培训的"新锐导演"。

热衷于拍摄历史、军事、国际政治人物等题材的紀录片,亲历中越战争和以巴冲突。

获得中国广播电视最高奖

------"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外宣分项------"中国彩虹奖"一等奖、国际最权威的电视片奖之一------"日本奖"(国际科学、教育电视片奖)特别奖和平壤国际电影节组委会特别奖。

摄制的20集大型访谈片«我眼中的毛泽东»是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最有影响的电视片。

摄制的3集紀录片«金日成和他的老师尚钺»开了国际电视媒体与朝鲜合拍紀录片的先河。

摄制的紀录片«业余"联合国军"»(为DISCOVERY摄制)在全球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近年,又涉足文学领域,出版了探险专著«走吧,去南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