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东城区的东单,几乎是所有游客必去的地方,因为这里有百余年历史的商业老街,王府井大街。

不过一些游客有所不知的是,就在这繁华闹市中,有一隅古老的绿瓦青墙矗立其间。

有人说,它的每块石砖缝隙里,都隐存岁月的长歌,吟唱的一座百年医学殿堂的荣光与辉煌,它就是已经走过一个世纪的,中国现代医学的摇篮——北京协和医学院

这里被称为“中国宫殿里的西方医学殿堂”

中国宫殿里的西方医学殿堂


医学界“男神”带你探访神秘古老的百年殿堂

正是这样一座安静的“殿堂”,在这里见证了中国一百年的故事与文化,也见证了一代又一代拥有理想的年轻人,为梦想砥砺前行的身影。

泰戈尔曾在1号楼庆祝生日;孙中山先生的灵柩曾在这里停放;2号楼曾是步达生研究北京猿人头盖骨的地方;吴宪的蛋白质变性学曾在这里的3号楼酝酿;4号楼是林可胜、陈克恢昔日工作的地方……

先来观赏一下北京协和医学院内部的景色吧~


医学界“男神”带你探访神秘古老的百年殿堂


作为北京协和医学院去年刚刚上任的“掌门人”,王辰校长对这里有着诗意般的美好情怀:

医学界“男神”带你探访神秘古老的百年殿堂

王辰

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

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

“你要问协和的精神是什么?那确实是很难一以概之,能够用很简单的语言表述出来,它是一种综合的存在,其中这种存在的构成特质之一就是:诚实和朴实。它没有虚虚华华的,张张扬扬的,树叶婆娑的那样一种摇曳和彰显。它的高贵在于它的朴实,而医生本身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在表达观点的时候,在面对病人的时候,实际上都是用诚实的态度。”

从未脱离民众的精英教育

培养中国医学精英,是协和医学院百年来崇尚的理念,这个slogan可不是随便立的哦。

据统计,1924年到1943年20年间,协和医学院总共只毕业了311人,平均每届15.5人。

医学界“男神”带你探访神秘古老的百年殿堂

虽然数量少得“可怜”,但质量却高得“可怕”。从这里走出了一批又一批医学大神,也正是他们肩负着医学精英的使命,为中国现代医学发展,做出了非凡的成就与贡献。

虽然一直都在强调精英教育,但北京协和医学院对学生的培养,却始终没有脱离群众。

王辰告诉小莉,医生最重要的是有高尚品德和悲悯之心。同时又能俯下身接受一切苦难,要培养孩子们的士子之心、家国情怀,绝对不能以自我为中心,变成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医学界“男神”带你探访神秘古老的百年殿堂

医学界“男神”带你探访神秘古老的百年殿堂

王辰

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

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

“为什么说要强调是精英教育呢?是不是医学界把自己自视太高了?这样就脱离一般的民众了?不是,我们恰恰是考虑到民众的利益和人类的终极利益,也就是“健康和生命”这一点的时候,才能提出精英教育的观念。因为医生、医学界是照护人的终极利益——健康和生命的,因此容不得这批人素养不高,容不得这批人不够聪明、不够智慧,容不得这批人品德不够高尚。因此,这一批人必须是素养最高的一批人,从品德到才华,他的教育过程是应该在相当的程度上甚至是不吝成本,应当培养出一批这样最优秀的人才。”

医生最重要的是有悲悯之心

对于医生到底需要怎样的特质,王辰表示太复杂了,很难描述。但最重要是需要有悲悯之心。

医学界“男神”带你探访神秘古老的百年殿堂

王辰

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

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

学儿科的一定是看见孩子就高兴的,宝贝,过来。人性里边有很多共性的东西,每个人都有悲悯之心,有同情心、同理心的这批人,才能够做医生。而且对医生来讲,既对品德有很高尚的要求,又要很具体地对于现实中的一些常人所看起来的不屑的东西,脓、血液、粪便,这些一般人所不愿意接触的东西,医生都要接触,所以这个医生既是一个在情智上、在思想上,必须是一个很高尚的人,同时又是一个能够俯下身去接触一切苦难和面对一切肮脏、腐朽、痛苦的。其中我们录取进来的极为优秀的学生,都有可能被重新再退学,或者在毕业时候没有达到政策允许,拿不到学位的这样的可能性的。

从传统“抗战八年”到「4+4」教育

1917年以来,北京协和医学院一直采用八年制教育模式,也就是一名高中毕业生,步入大学之后,要先进行医预科的学习,再经过医学专业系统学习,前后经过8年的学习,最终被授予医学博士专业学位。

不过多年来,传统八年制经常遇到一个问题,一些学生由于学医意愿不坚定,高考志愿受家长影响,自身个性不适合医学等等原因,造成学习困难,甚至中途退学的情况。

而在美国报考医学专业只能够是本科毕业的学生。也就是说,学生要经过4年的本科非医学的专业学习,外加4年医学专业学习。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4+4模式。

其实早在协和医学院创办之初,就曾经试图仿效美国的这种模式,碍于当时中国本科教育尚处于草创阶段,大学普遍教学能力弱,很难培养协和医学院所要求的本科生的水平。

近年来伴随着中国本科教育与世界一流高校水平渐行渐近,北京协和医学院4+4的教育改革的话题,被一再提及。

去年刚刚上任不久,王辰校长就搞了个“大事情”。2018年7月,北京协和医学院正式对外发布招生简章,开启“4+4”学制临床医学教育,短短时间内便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那么“4+4”和以往的八年制,有什么区别呢?

1917年以来,北京协和医院一直采用八年制教学模式,也被学生们形象的称为“抗战八年”指的是2.5年的医学预科学习➕5.5年的医学本科学习。

而去年新推出的“4+4”教学模式,是指任何本科专业背景的学生,满足一定的医预科基本条件之后,都可以报考医学院,可以说是广纳贤才咯。

王辰校长告诉小莉,从天下大学招生解决了医学的几个关键问题,医学其实需要广泛和多个学科结合,融入不同学科的DNA,纳多学科者从医,可以使医生成为更加丰富的知识群体,并且吸引了真正热爱医学的小朋友们从医。


医学界“男神”带你探访神秘古老的百年殿堂


王辰说,很多学生在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由于年纪还小,对自己未来的规划还没有完全建立,当时所选的专业,也未必是内心真正的愿望,等到上了大学以后才发现自己想要什么,却白白浪费了四年时间。

医学界“男神”带你探访神秘古老的百年殿堂

王辰

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

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

“这个时候我们在大学树立起一面旗帜来,这面旗帜上面闪着神圣的光,上面写着两个字叫医学。这个旗杆上呢,写着一行字叫作北京协和医学院。纳多学科者学医从医,纳爱医者学医从医,纳天下贤才学医从医,这不就是真正能够把医学的精英教育转换成现实了吗?

医学界“男神”带你探访神秘古老的百年殿堂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

2018年的7月,协和医学院的首批4+4招生工作启动,回忆到那次的考试,一位来自北大的本科生说,除了面试和英语,其他三项的考试方式都让他感到意外。

对此王辰说,考试过程加大了面试比分的权重,会对于学生的整体素质、情商、智商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察。

参加2018年面试的一位学生是来自于美国排位前十位的学校,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面试的时候,王辰给这位学生出了一道看似简单实则难答的题目。他问,“尽管协和医学院是中国最著名的医学院,但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是一个世界声誉的医学院,你也还是学校最靠前的学生,为什么要来报协和医学院呢?”

王辰说这个问题看似很庸俗,但实际上要想回答好很不容易。他会讲出一般的很多的大的道理。这个学生的回答是,觉得到协和来读书,比起他在美国来读书,更心理、语言、认同感上更加接近,而且他一直的目标就是,将来回中国做医生。孩子很聪明,他对自己的未来设计,和他的职业上的考量,学校的考量,是很清晰的,一个人能对自己的职业上的考量有个很清晰的思路,而这个思路发生在他本科毕业22岁、21岁的年华的时候,这个学生将来你能不指望他成一些事情吗?

相比于协和医学院传统八年制的教学模式,4+4模式的专业课学习的时间要从之前的5年半缩短到4年,因此课程改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消化吸收情况。采访中王辰说,4+4的模式大量采用了临床和理论结合的方式,可以让学生避免死记硬背,却不知学为何用的尴尬。

医学界“男神”带你探访神秘古老的百年殿堂

王辰

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

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

“我举个最简单的例子,解剖学教学。协和的解剖学教学非常好,社会各界人士捐献遗体给协和也最多。协和的学生可以两个学生去解剖一具遗体。过去教学的时候,比如说我们学一个颈部的解剖,拉开颈部以后,皮肤、皮下组织,然后筋膜、肌肉、血管、神经等等。”

“但是现在国际上是什么样呢?不是说你背一大堆的解剖名词,记住局部的一个解剖结构。你今朝记了,明朝就忘了,这跟临床关系不密切。但是如果换成这样的教学方式,拉开解剖结构,但是同时告诉你,这地方超声波上看起来会是什么样的,这地方从CT的截面解剖上它是一个什么样的,这地方拉进去以后,甲状腺的这个上中下动脉,它可能跟甲状腺手术有什么关系,喉反神经在哪里,这可能会损伤到喉反神经。学生跟未来直接连接,他就记住了。”

“4+4”的培养方式推出后,也会受到一些质疑:学生们拿到博士学位了,却没有发表相对应数量的论文,是协和的研究弱了吗?

王辰却认为,我们在教育方面的想法需要转变,八年的学习对于医学来说,其实是非常皮毛的,学生们更需要将来从事研究的素养,而不是一定在毕业的时候就有所产出,对于未来对学生们的期待,王辰校长引用莎翁的话告诉小莉:“凡是过往,皆为序章。”

医学界“男神”带你探访神秘古老的百年殿堂

王辰

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

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

“在未来的教育变革中,协和的毕业生一定将来会成为所谓科学家、医学家。但是这不一定体现在八年制毕业的时候,我们的产出不在毕业时,而在未来。再打个比方,你知道我们是一个檀木式的培养方式,檀木长得很慢但是木质很坚实,它未来是成材的。不是杨木式的培养方式,杨木是长得很快乃至膨胀,树叶哗哗响,树干很粗壮,但是它的材质不行。在未来的时候,它无论从寿命上、到木质上,到此材可用上一定不如檀木。”

更多精彩,敬请收看:

2019年5月24日首播的:

凤凰卫视《问答神州》吴小莉专访

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

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 王辰(上)

医学界“男神”带你探访神秘古老的百年殿堂

编导:苏珍妮

摄影:郭义邦

编辑:郑书筠、脱润萱、周师琦、晓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