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CHO 首席人才官(chomedia)

作者:余建群

编辑:人力君

正文共 3384 字,预计阅读时间 9 分钟

1

一道招聘题引发的 " 薪酬设计 " 难题

前几天在给一个 HR 班学员做培训时,我把一个老板给我出的题目拿给学生做。题目是这样的:老板拟用 100 万元的年薪,要求 HRM(人力资源经理)给单位招聘 10 个人,三种方案如下:

方案 1:招一位年薪 55 万元的员工和 9 位年薪 5 万元的员工。

方案 2:招 10 位年薪 10 万元的员工。

方案 3:招 5 位年薪 20 万元的员工。

请同学们选择方案,并说出优选方案的理由。

班上的 HR 学员们展开了激励的讨论,每种方案都有不少同学选择。

选方案 1 者认为,方案 1 的优点是 " 一只狼带领一群羊 ",但久而久之羊可能会把狼同化。而且,万一 " 狼 " 觉得 55 万元年薪并不够呢?没过多久狼就另谋高就也是有可能的。

选方案 2 者认为,这样招聘来的应该是一个旗鼓相当的团队,共同努力之下会有很大的上升空间;但缺点是 " 一群羊,没有狼 "。

选方案 3 者认为,年薪 20 万元的人各方面能力应该都不差,并且不会对 20 万元的年薪长期满足,因此会积极努力。但换个角度,可能这样的年薪并不足以激发候选人的全部潜力,他会考虑自己的付出和回报比,以至于工作不会全力以赴。

有的学员提出了方案 4——招 100 个 " 年薪一万的羊 ",搞一次 " 羊群战术 "。

针对以上几种方案,HR 会有这样的认知:方案 2 和方案 3 的候选人能力还是有差别的,拿 5 万元年薪的人应该是普通员工(根据二八原则,单位里 80% 的人有混日子的想法:" 给我多少钱啊, 每天这么苦逼,老子不干!"),不会给公司带来太大的效益。

拿 10 万元年薪的员工,需要用鞭子抽打才能达到组织想要的绩效水平。而拿 55 万元年薪的员工,更有可能喜欢有挑战性的工作,会想方设法达成目标(但这样的人需要跟老板的思想高度一致,要有职业道德和操守)。

还有学员提出方案 5:在方案 3(招 5 位年薪 20 万元的员工)的基础上进行升级,使这 5 个人各自组建团队,或在这五个人里提拔一位担任团队负责人。

有一位学员认为,应该根据公司的实际发展需求来选择方案,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选择,他给出建议如下:

(1)初创公司应该选择方案 1

理由:初创公司的团队凝聚力最强、团队矛盾少,可培养后备力量。9 个年薪 5 万元的人跟着年薪 55 万元的 " 狼 ",成长会更快。一个萝卜放在一个蓝子里的用人模式,更适合初创公司。

(2)成熟企业可以选择方案 2

理由:拿 10 万元年薪的员工可以算是基本的骨干力量,这个层次的员工动手能力强但思维有限。如果公司可以引导并给他们足够的锻炼机会,便可以使其在思维上得到提升。如果招聘过来只是为了执行任务,也无疑是性价比最高的,但前提是要有 " 狼 " 来统筹。

(3)如果公司的老板是领袖人物,选择方案 3

理由:拿 20 万元年薪的员工算得上是公司的中坚力量,有想法也有实操能力。当企业达到一定规模时,最缺少的就是这类员工。他们可以带领一个小团队,如果企业在绩效、激励方面做得比较成熟,可通过有效考核来激励这 5 名员工高效工作。

2

薪酬设计:HR 和老板的冲突

以上问题,HR 经常会遇到。当 HR 学员问我会怎么选择时,我说了一句话:" 你们知道老板想要的是什么吗?" 学员们又回答了很多,但是能说中 " 老板想要的 " 的很少,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老板想要什么。

薪酬设计本来就是 HR 的业务模块之一,因为 " 不懂 " 老板,所以很多单位的薪酬都是老板直接敲定的。这导致了 HR 在老板眼中一直是 " 重要但不紧急 " 的角色,也是造成了 "HR 是苦逼一族 " 的根本原因。

老板想要什么?老板创办企业要的就是 " 赚钱 ",这是企业生存的本质,此本质不会因老板的 " 情怀 " 而改变。如果没有盈利,就会导致企业现金流短缺,最终破产倒闭。老板想要的就是控制成本最低的同时获得最大利益。作为 HR,必须领会老板关于成本和效益的诉求。

3

薪酬设计解密:要会算钱

老板要招聘什么样的人 ?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回答 " 员工和老板的关系是什么 "。而 HR 对这个问题给出的答案有很多,比如合作关系、共赢关系、同事关系、上下级关系等。

回答正确么?貌似正确,但是没有答到本质。

在学生时代学习《政治经济学》时,马克思就告诉了我们这一问题的标准答案—— " 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此关系不会因老板的情怀和创业的初衷而改变,而是像太阳东升西落一样的客观事实。

老板就是要赚取员工的剩余价值来确保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老板要找的就是能赚钱的员工。换句话说,员工的工资是自己赚的,而不是老板给的。

" 态度好 + 绩效好 " 的员工是老板的 " 人财 "。

" 态度好 + 绩效不好 " 的员工是老板的 " 人材 "。

" 态度不好 + 绩效好 " 的员工是老板的 " 人才 "。

" 态度不好 + 绩效不好 " 的员工要被老板 " 人裁 "。

所以,HR 一定要根据老板的 " 成本 + 效益 " 来算账,给自己的老板算一笔账。

我们假设员工的 " 剩余价值 " 是 50%,那么老板拿出 100 万元年薪招人,其实是想再赚 100 万回来。而且一般来说,老板挣钱的目标会以每年 20% 的速度递增,那么就很好计算了:

3 种方案第一年的 " 成本 + 效益 " 相同;到了第二年,在效益一样的情况下,可以比方案 2 和方案 3 节省 6 万元,即第二年多赚了 6 万元的 " 剩余价值 "。以此类推,年复一年,员工技能提升越快,老板挣的钱就越多!

4

以薪酬设计促进组织绩效

薪酬设计在企业管理中是比较有难度的,但无论如何,员工在企业的价值和作用,最终都要体现在组织对其薪酬的评价上,主要体现在:

(1)激励功能

主要体现在意愿作用和导向作用上。做什么薪水高,员工就喜欢做什么。这不是员工素质和观念的问题,而是管理者在设计薪酬时的导向问题。

(2)效率功能

主要体现投入与产出效率比上,正所谓 "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

(3)保健功能

这是最基本的。保健因子要达到内部公平和外部公平,薪酬才能具有保健功能。

(4)留置功能

要让优秀员工留下来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薪酬设计一定要优化,不但要体现 " 责、权、利 " 对等原则,还要让员工感受到 " 被尊重和被需要 "。

在薪酬设计中,员工对薪酬的认知大多停留在:

(1)薪酬是劳动所得。

(2)薪酬代表身份和地位。

(3)薪酬是保健因素。

(4)薪酬体现个人价值差距。

(5)薪酬是积极性的来源。

在薪酬设计中,老板认为薪酬的作用是:

(1)薪酬是劳动力市场均衡时的人力成本价格。

(2)薪酬是成本也是资本。

(3)薪酬是烦恼也是激励工具 .

前段时间看了一篇《碧桂园真相:花了 30 亿招了 300 人》。2007 年,碧桂园成功在香港上市,杨国强的女儿杨惠妍随即以 1211 亿人民币的净资产成为 2007 年《福布斯》的中国首富。仅六年,杨国强以一种匪夷所思的速度,把碧桂园的市值从 432 亿扩大到 3088.4 亿,销售规模翻了七倍多。

文章里有一句话:" 商界大佬对话,往往异常昂贵。" 说的是 2013 年春天的一个下午,杨国强与马明哲两人在一场高尔夫球赛的间隙交流,杨国强问马明哲:" 你管理平安亿万资产,有什么秘方?" 马明哲说:" 我能有什么秘方,就是用优秀的人,我这儿有很多年薪千万的人。"

回去后,杨国强对时任碧桂园人力资源总经理的彭志斌说:" 我给你 30 亿,你去招 300 个人来。"

2015 年,总经理莫斌的年薪跃为 605.4 万元,执行董事及联席总裁朱荣斌年薪为 553.6 万元,首席财务官吴建斌年薪为 619.5 万元。2016 年,区域总裁刘森峰年收入过亿元。当然,碧桂园的业绩也成倍地增长,从 2011 年的 432 亿元到 2016 年的 3088.4 亿元。到了 2016 年年底,在碧桂园就职的博士已超过 400 人。

HR 作为老板身边专业的薪酬与组织绩效专家,只有用老板的思维干 HR 的活,才能把自己打造成老板的 " 核心人财 ",而不是只会干活的 " 人材 "。

当然,老板对薪酬的认知处于什么层次,其企业的组织绩效就停留在什么层面。

正所谓 " 你给员工吃草,你带的就是一群羊;你给员工吃肉,你后面就是一群狼 "。

精彩回顾

1. 作为 HR,必须领会老板关于成本和效益的诉求;HR 一定要根据老板的 " 成本 + 效益 " 来算账,给自己的老板算一笔账。

2. 以薪酬设计促进组织绩效:激励功能;效率功能;保健功能;留置功能。

由人力资源管理全力打造的课程【HR 成长训练营】正式上线啦,全面打造 HR,助其成长晋升。囊括了线上数百课时干货 + 大咖直播 + 线下高校参访面授,独家岗位内推 + 个人包装,多种学习方式同时进行,让 HR 跳槽涨薪更有底气。

您只需提前支付 200 元定金即可预定一个名额,限额 100 名!错过这次你将再等 2 个月!

戳原文,即可进行购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