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惑仔》是很多80、90后男孩成长过程中绕不开的青春记忆。这套系列电影上映后,社会舆论便指责它对青少年造成极其严重的负面影响。之后《古惑仔》又借助录像厅和VCD流传到大江南北,直接被教师、家长视为伤风败俗的“文化毒瘤”。不可否认,片中拉帮结派的江湖厮杀、貌似拉风的黑帮械斗,对正处于叛逆期的青少年来说,它的误导性和迷惑力要比色情片严重的多。

当《旺角揸Fit人》《一个字头的诞生》等片纷纷走上“反古惑仔”道路时,《古惑仔》系列的第四集《战无不胜》也首次大篇幅展现加入黑社会的危害性。本片刚开场,陈浩南就苦口婆心地劝说山鸡不要竞选老大。这样看来,片名“战无不胜”真是一种赤裸裸的讽刺。

随着身边值得信赖的人一个个离去,曾经风光的陈浩南对江湖争斗心灰意冷,他对山鸡的强烈斥责,表明影片的“反古惑仔”倾向愈发严重。更有说教意味的段落则是陈浩南在课堂上对混混学生说的一番话。至此,《古惑仔》摇身一变成了一部教育体系下的主旋律作品,导人向善的意味越来越明显。

同时,随着洪兴的生意版图日渐扩张,刘伟强也将陈浩南等人从好勇斗狠的打手塑造成西装革履的绅士。系列前三集中那些令人热血沸腾的青春气息,以及反复强调的群体和团结的力量,在本片中再也消失不见。

最后,再来说说片中的反派。和《只手遮天》中乌鸦刚出场就和洪兴成员势如水火不同,本片中的东星耀扬一直没有和陈浩南等人产生正面冲突,戏份不多的他更像是一个幕后操盘手。儒雅、内敛,西装笔挺,喜欢听莫扎特。

更变态的是他喜欢高空抛物的感觉。由于胁迫恐龙不成,便将其扔下楼去,之后教唆生番谋夺屯门话事人之位,东星耀扬更是用尽各种卑鄙手段,东窗事发之后却还要装作品德高尚的正人君子,可见其城府极深,品行卑劣。

电影上映前,正值香港举行第一次特首选举,而片中同属洪兴的山鸡和生番竞选屯门话事人的情节,似乎有意无意地揶揄着现实。从1996年连产三部《古惑仔》,到1997年上映一部《战无不胜》,1998年上映一部《龙争虎斗》,再到2000年以《胜者为王》宣告终结,随着《古惑仔》系列的黯然退场,记忆中那些热血青春和友情岁月,似乎也在慢慢地和我们挥手作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