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在败走麦城前,在襄樊战役中大展神威,一战威震华夏,逼得于禁投降,庞德身死,可以说当时若有人说关羽年事已高,不堪征战,是没有人相信的,然而在此之后,关羽竟然丢掉堪称北伐决胜之地的荆州,最终造成诸葛亮六次北伐均无功而返,可见这一次的失败对蜀汉造成的损失之大,对于关羽失了荆州,大多人都认为是关羽刚愎自用,阵前大意,最终才被吕蒙白衣渡江在后,曹魏大军在前,失了荆州,可谓英雄末路,让人感慨。那这份自负的性格是如何造成当时惨败局面的呢?

比较直接的原因,是因为关羽的政治眼光不足。要知道诸葛亮自隆中与刘备探讨天下大势之时,就曾提出了联孙抗曹这条道路,从长远利益来看,当时无论是孙吴还是蜀汉,都无法以自身的力量打到其他两个强敌,从昔日孙权借荆州的南郡给刘备就可以看出,和则两家共赢,蜀汉可以让荆州南部四郡与汉中连在一起,支援方便,而东吴则可以借助刘备的力量,分担掉一部分来自曹魏的压力,专心守护扬州。因此在当时,孙刘两家的关系是十分微妙且复杂的。那关羽又是如何对待这一份随时有可能破裂的联盟关系的呢?

关羽觉得自己有勇有谋,不需要孙吴的结盟,于是,当孙权想通过联姻建立起更为牢固的关系的时候,不惜派出使者来到荆州,请求关羽将女儿嫁给他的儿子,两家结为亲家。如果当时关羽婉拒,或许孙权还能找个台阶下,但他直接说虎女不嫁犬子,那就很有意思了,这可是直接将“生子当生孙仲谋”的孙权给狠狠羞辱了一番。正因为关羽看不透当时的政治局面,加上性格使然,直接导致孙刘联盟就此破裂,在这上面,关羽的眼光与性格要付全部责任。

不仅如此,关羽还在这件事后太过麻痹大意。要知道当时他辱骂了孙权,那就意味着关羽要在荆州直面曹操,同时还得暗中防范孙权随时可能到来的报复。最初,他还有一点防范之心,在北伐时留下了部分士兵守护后方,但时间一长,他看东吴没了动静,自然就轻视了孙吴随时可能发起的进攻,于是他就将在后方守卫的士兵派到了北方战场上,也正因为他让后方失去了守护的屏障,导致后来孙权的大军长驱直入,没多久南部四郡就尽在孙权手中。

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因为关羽的自负与骄傲。要知道当时吕蒙与关羽隔江相望,并非无所事事,而是将关羽的脾性摸了个透,并针对关羽的性格设下计谋。他深知如果自己“因病”离开陆口,关羽得知后必定少了防备,则大事可期。孙权得知了吕蒙的计划后,当即派陆逊接替吕蒙的位置,为了进一步降低关羽的防备之心,陆逊还特意修书一封,大书特书关羽的光辉战绩,特别是此前水淹七军这份“不世之功”,就连韩信破赵都比不上。

就这样,关羽这位战场万人敌竟然被马屁冲昏了头脑,要知道既然陆逊对自己如此崇拜,自己还那么防范着他干嘛呢?正因为在这样的心理下,关羽撤走了后防的士兵,最终被孙权率军偷袭,一败再败,直到最终兵败身死,结局已无法挽回。

上述的种种原因,总结起来其实就是关羽的性格决定了他悲惨的结局,一代名将最终身首异处,死无全尸,不仅让人感慨,只是后来无论刘备如何后悔哀嚎,也换不回这座重镇荆州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