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共:5613 字 29 图

预计阅读时间: 15 分钟

如不关注细节,可只读粗体字

一、奇人田野

他说他叫田野,又名田庆斌,54岁,出生在雪乡,工作在青岛。

他骂了徐晓冬一年多,只为和他一战,如今,他终于要如愿了。

有人说他是有点小虚荣的实惠人,

有人说他是一心想要赚钱的骗子,

有人说他是蹭徐晓冬热度的傻帽,

有人说他是活在武侠世界里的精神病,

还有人说他必将真正的中国武林功夫发扬!

他自创“野合里合腿”和“嗜血魔肘”(编者注:非食物,切不可食用),比赛门票上称他为传武大师。

他偶尔会在微博上晒自己的练功照片或视频。

曾经最喜欢穿一件印有“武林英雄”的T恤,即便穿套头衫,也会不经意的拉下一半拉链,隐约露出三两个字来,他说那是“武林风”KO女皇龚艳丽赠予他的,让他向着这个方向努力。

后来有一阵子他喜欢穿“勇士的荣耀”T恤,再后来经常穿一件“昆仑决”T恤,有时还会配上泰拳短裤。

对了,他还曾戴过UFC的帽子,有时也会戴一顶不知从哪里搞来的部队的迷彩帽;

如果单纯从 着装上分析,着实让人搞不清他到底 是那个流派的,或是哪个赛事的粉丝。

譬如下面这张照片,手上缠着缠手,一条右腿上穿有护具,莫非他在用现代搏击改良里合腿?

他说他有200多个武林群,马云,崔永元,梁宏达。范冰冰,杨澜,董卿,刘涛,蔡依林等先后加了他的微信,在语言上都给了他极大的支持。崔永元老师甚至给他介绍法师在为他祈福;

他说刘强东答应他,赢了就给两千万,输了也给三百万,而且准备让他给京东商城做代言,同时他也在跟马云谈搞传武比赛的事情,让马云这方面也投入,为中国搏击事业尽点绵薄之力;

他说是徐晓冬在2017年10月中旬和2018年4月8日两次挑战了他,说徐晓冬在媒体面前始终说是他在挑战徐晓冬是纯属扯蛋;

他还曾在微信里对徐晓冬说:“过几天我会做个田野新视频,收费一元可打开看”“现在搞到九月,我能收入多少吗?”

徐晓冬评论道:“不打,我猜到了,但这个捞金的方式,着实让我一脸懵X”。

田野喜欢在微博里给拳迷写家书。

他在一份告老婆书里说“ 谁也别想阻挡我这次的出行!我要给我儿子做个榜样,我要用这次的比赛载入武林史册。我要撑起我未来的天空。”

他在一份告儿子书里说“万一我输了,将来在中国只有你有资格挑战徐晓冬,也是中国武林非常惊喜期盼的一天!也是你在中国名声大作的一天,这是你唯一走向成功,幸福,光荣,灿烂的出路!”

他拿着话筒对刚刚过世的母亲说“为母亲而战,击败徐晓冬告慰母亲的在天之灵。”

他还曾写给中国武林“田野也许胜了,田野牛逼!!也许败了对田野无所谓,将有田小龙为父复仇,会有一天把徐晓冬击倒擂台上,大家试目以待!”

他有时候说自己在为中华武术而战,有时又说自己不代表传统武术,代表雪乡。 他说如果战胜徐晓冬,至少中国武林界几百万以至上千万人知道雪乡田野,东北田野,青岛田野。将给自己的地域带来难以侵犯的尊严,对将来各地游客的到来也起到了很好的警示。

二、结局已定

这场比赛结局会如何?

玩君尝试分析一二,不敢说是预测,只能说是推理。

1、徐晓冬必须赢

接触世界最先进搏击技术并一直做教练的徐晓冬,从专业角度分析肯定是强过做为业余爱好者的田野,会不会赢就看徐晓冬想不想赢。

甚至于,不是徐晓冬想不想赢,而是他输不输得起。

为什么?

我们先看看他为什么要打田野。

徐晓冬说原因有二:打假、打蠢货。

玩君再给他加上第三条:为钱。

这三条,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说,他都输不起。

第一、打蠢货,输不起

为什么叫打蠢货?

这个其实很好理解,古代打仗时一方会在另一方阵前叫阵,如果做缩头乌龟的话,会被各种辱骂嘲笑,目的就是逼你出战。

田野就是阵前的那个叫骂者。

徐晓冬说田野孜孜不倦的傻帽精神让他惊讶和惊吓。

玩君在看了田野微博里所有的诗和宣言之后,深表理解,如果有这么一个人骂你一年多,你会不会也想早点了结这一切呢?

既然说了是打蠢货,又怎么能输呢?

输给蠢货,不就说明自己连蠢货都不如,那多没面子啊!

第二、打假,也输不起

王志安说,由于徐晓冬已经把他和别人的比武,统统上升到打假的高度,所以输不得,只要输了一场,他此前的成绩就归零了。

对于徐晓冬来讲,最佳策略是接受类似于武当太极之类的,比较明确没有实战能力,又长期吹牛吹破天的武林掌门的挑战。

而最差策略是,看谁给的钱多,就和谁比赛。而不管自己有没有实力和能力和对方来一场真正的格斗比赛。

田野的大名越骂越响,而且已经宣称是传武大师了,所以必须要打,而且不能输。

第三,为钱,亦不能输

自古无利不起早。

打假当然不会白打,早在当年徐晓冬KO雷雷一战成名之时,郭晨冬就立刻提出赞助徐晓冬挑战武林门派掌门人,声称《勇士荣耀》将提供120万元的奖金为约战双方提供奖励。

这次当然也不能免俗,在正在为钱所困的格斗世界里,“格斗世界”竟然愿意出100万,不可谓不大方。

试想,如果这样一个徐晓冬竟然输给了那样一个田野,以后谁还花大价钱让他玩啊!

此次徐田之战,一是师出有名,二是田野好打,三是有人出钱,何乐而不为?

同时,这又是一场输不得的比赛,如果徐晓冬还想象以前那么玩的话。

我们再换一个角度,来看看田野,:

作为一名“传武大师” ,他的言语中显然比徐晓冬又添了几分夸张,多了一些自诩的勤奋:

他说他曾在北京拜中国拳击队前教练,武警总队前教练,中央五台拳赛顾问解说王国钧为师;

他说他91年去了俄罗斯,教俄警察练拳,击败了俄方四个对手,让他光彩。

他自创了步法练习新方法——随着音乐在公园左右蹦跳;

也会跪在沙滩上淘沙子用肘猛击沙地,或击打树上、墙上的靶子;

努力做到每天下午四点开始训练;

能够劈叉和把脚踢得和头一样高;

曾经在练习肘击时打到沙袋出血;

不仅会出肘,而且能够做到把肘停留在前方0.3秒钟再收回;

赛前专程到少林寺拜会少林护法释延孜,进行赛前强化训练。

强化训练期间能够做到一大早起床拍摄少林僧人练功照片,偶尔也会在群里晒一下自己长跑的照片。

经过缜密的分析,田野声称发现了徐晓冬的弱点:腿短,也不擅长腿法,这是他的软肋。

关于比赛结果,他这么预言:

“我用肘KO徐晓冬;我用里合腿抽疯徐晓冬”

“有百分之七十的把握可以KO他”

“一个田野倒下了,会有千万个田野站起来。”

我们对比一下数据:

田野说有百分之七十把握KO徐晓冬,而徐晓冬却只是在考虑快速KO还是慢慢玩,根本没想过输。

百分之百应该会大于百分之七十吧!

所以,此战,从信心上看,徐晓冬也会获胜。

2、此战不会速战速决

幻想KO田野比KO雷雷更快速的小伙伴恐怕要失望了,此战不会速战速决。

付了钱的观众最希望看到的比赛结果是最后一回合KO,这样既能看到精彩的KO,又能多看好几个回合的对决。

赛事方和广告商也希望比赛越长越好,时间短了连插广告的时间都没有。

更何况,此次比赛的组织方除了付费直播,还期盼着靠付费回放来增加收入,如果时间太短,连做宣传短视频的时长都不够,又怎么会有人来花钱看回放呢?

事实上,徐晓冬很早前就放出风来了,他说:“应赛事方要求,为了赛事的观赏性,不能上去就KO田野,一定会慢慢玩,慢慢打!

所以,大家大概率会看到徐晓冬如猫捉老鼠般的戏弄田野,衔而不吃,欲擒故纵,把擂台当成秀场,把比赛变成表演。

当然,事无绝对,也存在意外的可能:

一是徐晓冬被刺激,坚持一上来就KO

那就太不够意思了,毫无契约精神,不遵守游戏规则,以后还怎么合作。

二是田野太不禁打,意外被提前KO了

田野只是一个业余爱好者,铁英华曾经说10秒钟就能KO他,虽然那只是他的个人判断,但田野的搏击水平到底业余到什么程度,谁都不知道,再加上年龄大了,情绪一激动,擂台上会出现啥子情况谁都不好说。

三是田野退赛,比赛不打了

万一出现意外,大家也不必感到意外,马保国与徐晓冬之战不就出现意外了吗?

在马保国和雷雷之中选择,或许田野更想做马保国。

不过,既然已经上了船,想下船哪那么容易,回乡葬母都有双人陪同,手受伤之后,在道德和情感的绑架之下,更是豪言提着一条胳膊都会上擂台。不免让人唏嘘不已。

如果不打假拳,除了这些意外,田野那张吹起的牛皮,一定会被徐晓冬慢慢戳破,轻松的就像梅威瑟吊打天心。

三、意义所在

擂台上的比赛并不是重点,

真正的战场一直在聚光灯照不到的地方。

关心比赛本身的都是剧中人,

只有控制事态发展的才能被称之为导演。

因为,帷幕尚未拉开,胜负早已注定。

徐田之战,原本只是一出戏。

喜剧也好,闹剧也罢,中间亦或还穿插着一场孝子葬母的苦情戏,其实大家都是在照着剧本说着自己的台词。

不管擂台上的比赛谁赢谁输,以下结果早已确定:

观众都赢了,看了戏,骂了娘,开了心。

媒体都赢了,找不到素材的编辑可以兴奋的按时交稿了。

从名气上看,田野赢了,徐晓冬赢了,格斗世界赢了,“终极勇士”赢了,甚至在某些人口中,现代搏击也赢了,因为他们说现代搏击又战胜了传统武术。

从收入上看,田野和徐晓冬都赢了,虽然刘强东的2000万遥不可及,格斗世界那100万应该是跑不掉的。

那么,关键的问题是:这场戏的导演——格斗世界和“终极勇士”能不能赚到钱?

更大的问题是:对中国搏击会不会有什么不良的影响?

其实大可必要太悲观,该来的总会来,该去的总会去,更何况,这未必就是一件坏事情。

因为,在玩君看来,这场比赛就像是一块试金石,从其背后或许能看出中国搏击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是变现新途径

不同于UFC,中国人还没有养成付费看电视节目的习惯,传播各种搏击视频也不从在意什么版权,各大赛事仅靠门票和广告收入实在难以实现盈利。

此次徐田大战的比赛采用全网付费直播模式,虽不是业界首创,但因其视频回放也收费,确实有够新鲜。

能否卡得住盗版视频的流出?

会不会跟侵犯版权者较真碰硬?

能否引导受众建立起版权和付费意识?

能否趟出靠付费直播和回放盈利的路子?

如此多的悬念,何尝不是一场擂台外的战役,或许此役比比赛本身影响更深远。

二是娱乐新思路

这次比赛,第一次让“约架”走上了正规的大擂台,让一场“个人恩怨”走到了聚光灯下,让一个争议人物和另一个靠骂他上位的争议人物成为了万众瞩目的焦点,让一场娱乐秀压过了搏击圈的所有新闻,这正常吗?这不正常吗?

中国搏击圈制造噱头的方式无外乎打老外、跨界和打假,现在又出现了依靠骂人,逼其接受挑战而出名 的新思路,我称之为“骂人约战法”

现在的田野,当年的徐晓冬,都擅长此招。

这种“骂人约战法”,表面上看只是一种拙劣的炒作,往深处看却会发现其中蕴含着娱乐化的发展方向,或许这就是中国搏击的另一条发展之路。

第一,从小处来看,骂人是吸睛利器

有这么一个笑话,乞丐小田逢人便自豪的说,“徐员外今天跟我说话了”,众人问,跟你说了什么,小田说:“他说了一个字——滚”。

对小田这样的底层草根来说,不管他是怎么得到这个“滚”字的,这个“滚”字都是他赖以出名的武器,美其名曰“蹭热点”。

对于名人而言,骂人也是一件不可或缺的武器,对骂可以保持关注度,美其名曰“制造热点”,就像UFC的麦格雷戈。

在中国搏击圈,“骂人约战法”之前也屡见不鲜,但都没有田野和徐晓冬这么纯粹,这么彻底,这么坚持,这么毫无顾忌,这么春去花来。

既然骂人这么大威力,我们的赛事、我们的推广机构、我们的运动员为什么不能像当年的包龙星在妓院苦练骂人一样,研究一下如何优雅的、有创意的、高明的、引人注目的叫骂呢?

这个骂不应该是爆粗口、骂脏话,不是真的有仇,不是对别人进行人身攻击,而是一种半真半假的演戏,一种光明正大的商业行为。

就像WWE,就像UFC,以吸引眼球为目的,在攻击对方的过程中增加自己的粉丝和曝光率。

中国人喜欢看热闹的天性,或许决定了这是一条立竿见影的路。

第二,从大处来看,娱乐化更适合大众

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之所以会出现徐田之战是有其大背景和必然性的。

这两年,中国搏击貌似红火依旧,但专业之路已经越走越窄,几乎所有与搏击相关的产业都在为变现而苦恼,为了吸引并不专业的普通大众,很多公司开始试水娱乐化之路。

玩君觉着,娱乐化没有错,虽然为专业人士所不屑,但只要不犯法,为了活下去,有什么不可以呢?

不但要做,而且还应该做的更全面,更彻底一些:

一方面,我们可以让现代搏击和传统武术结合起来。

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与用户对抗,既然专业粉丝是小众,为什么我们不能把一部分目光投向大众?

既然老百姓有武侠情怀,既然我们有这么好的文化资源,为什么不能搞点创新呢?

为什么 传统武术与现代搏击非要打个你死我活呢?

另一方面,可以全面引进娱乐圈的明星包装体系。

像包装歌星影星一样包装搏击明星,像炒作影视明星一样把搏击明星打造成为偶像,让他们走入更多普通大众的视线,去参加更多的商业活动,有何不可?

拳手亦是如此,喜欢怎样就去做,大可不必在乎吃瓜群众的看法,谁说拳手只能打拳?如果能在娱乐圈挣到更多钱,为什么非要打拳?

逆本性而为,被专业粉丝绑架,才是最可悲的。

以邹市明为例,虽然可能因为参与过多商业活动导致比赛成绩下降,但他的影响力和对中国搏击的贡献比一个只有比赛成绩的选手少吗?

如果中国有几个,几十个,几百个邹市明,中国搏击之路还愁看不到光明吗?

曲径通幽处,

柳暗花明。

中国搏击,或许注定要走这么一条曲折的道路。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