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因为乌克兰在拆解“乌里扬诺夫斯克”号时被坑了一次。苏联解体时,“乌里扬诺夫斯克”号完成了不到30%,因为没钱就停在那。这时候,先来了一家公司,向尼古拉耶夫船厂下了一批大型商船订单,船很大,必须用造航母的船台才能建造,而且给了一笔定金,告诉船厂“钱不是问题,但你得马上给我造”。正当船厂领导纠结该怎么办时,又来了一家公司,说要收废钢,而且开价很高。

美设计拆了乌克兰多艘航母,为何却偏偏漏了我们的瓦良格号?

这样一来,还有啥说的,一边是半死不活的航母,一边是绿油油的美刀,所以船厂做了一个在他们看来最佳的选择“拆掉航母卖废钢,顺便空出船台造商船”。可惜的是,这都是美国人设的套,船厂还没把航母拆完呢,那两家公司就变卦了,乌克兰被狠狠坑了一把。

二是与“乌里扬诺夫斯克”号相比,“瓦良格”号的建造完成度更高,当时已经下水了,只是舾装工作还没有完成,整体结构比较完整,可以卖上价,何况俄罗斯还有一部分产权,乌克兰并不能随便处置。

最初乌克兰是想把自己那部分产权卖给俄罗斯,但是双方在价格上谈不拢,而且俄罗斯那时候也没钱,所以就黄在那儿了。到1995年,俄罗斯不仅经济不见复苏,还深陷车臣战争的泥潭,觉得这辈子恐怕是用不上“瓦良格”了,就把“瓦良格”号以偿还债务为由送给了乌克兰。

美设计拆了乌克兰多艘航母,为何却偏偏漏了我们的瓦良格号?

拿到“瓦良格”号的乌克兰发现自己其实拿了个烫手的山芋,美国人各种威逼利诱想让其把“瓦良格”也拆了,但是美国人光嘴上喊又不给补偿,况且拆解这么大的航母也要花不少钱,自己又装备不起,再放下去搞不好真成废品了,最好的办法就是赶紧找个买家卖了,赚点是点。于是,乌克兰一边与美国扯皮“拆解可以,先拿钱来”,一边把“瓦良格”号卖给了一家“澳门娱乐公司”。

事实上,苏联解体后,乌克兰并没有多艘航母给美国拆,也就是两艘而已:一艘“乌里扬诺夫斯克”号、一艘“瓦良格”号。其中“乌里扬诺夫斯克”号1988年底才开工,到苏联解体时不过完成了不到40%;而“瓦良格”号则已经完成了70%,舰体已经全部完工,正在舾装。

已完工70%的“瓦良格”尚且如此,完成度只有不到40%,甚至还没下水的“乌里扬诺夫斯克”号就更不用说了,俄罗斯早早地就放弃了治疗。

美设计拆了乌克兰多艘航母,为何却偏偏漏了我们的瓦良格号?

可是到苏联解体的时候,黑海造船厂已经为“乌里扬诺夫斯克”号加工了29000吨钢材,这么大的家伙放在船台上,总不能直接推到海里去吧?拆除的话,拆船也是要成本的。所以,如何处理这艘航母让造船厂很头疼。这时,“及时雨”来了,而且一来就是两场:首先是挪威一家公司向黑海造船厂订购6艘大型货船,大到必须用造航母的0号船台来造;紧接着又有一家美国公司上门来要收购拆船的废钢材,而且开价高达450美元一吨,而当时市场上废钢材的价格不过200美元而已。这简直就是瞌睡碰到了枕头啊,对此,俄罗斯和乌克兰政府迅速同意拆掉“乌里扬诺夫斯克”号。

但“瓦良格”号的情况就完全不同。这艘军舰已经下水且正在舾装,因此不存在占用船台的问题,对于船厂的日常正常运营没什么影响,停工了最多也就是占个泊位等着生锈。同时,在很长时间里,俄罗斯人还一直有着把这艘军舰完工弄回俄罗斯的梦想,乌克兰方面也一直有着趁机敲上俄罗斯一笔竹杠的打算。所以,即使美国人想忽悠乌克兰人拆掉这艘航母也不容易。

美设计拆了乌克兰多艘航母,为何却偏偏漏了我们的瓦良格号?

不过美国人也有办法,就是想办法让俄罗斯人和乌克兰人做不成这笔交易。这样,“瓦良格”号就只能停在港里生锈,停上一二十年,自然就废了。

只不过美国人没想到半路杀出个澳门的娱乐公司,迅速就用高价拿下了“瓦良格”号。等到木已成舟,美国人所能做的就只有尽量拖延航母的移交了。后续的事情大家都知道,“瓦良格”号的东渡之旅走了3年多,可谓坎坷波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