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帝王中,商纣王这样豪奢纵欲之徒并不少见,但也不是没有“力倡节俭”的吝啬鬼,道光皇帝就是这样一个另类皇帝。开创了文景之治的汉文帝也曾倡导节俭,得到后人的极力赞扬。可是节俭起来,至矣尽矣,蔑矣加矣,比汉文帝有过之无不及的道光皇帝却并未获得史家的称誉,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说起来。道光皇帝的节俭,有他个人经历的原因,也有整个时局和国家财政状况的原因。事实上,大清朝走到道光这一步,确乎是“内囊却也尽上来了”。乾隆时期虽然败家奢侈,但国库内也有八千万两白银,而到了道光时候却只有不到两千万两白银,这也是好看许多的账面数字。真情到底如何,道光皇帝恐怕根本没有勇气认真核查一番。

登基之后,道光皇帝又将他的“节俭模式"推广道四海之内。。他发了一道《御制声色货利谕》,号召全国官员一起来认真学习。孔圣人说:”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这句话被道光引为至理名言。他认为,只要自己省点用,就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不过,理想与现实总是无法协调。道光皇帝的命令虽然下去了,各省督抚却犹豫起来:皇帝这回是玩真的还是说给百姓听的?当时,中国仍是农业社会,又正是几千年来的人口顶峰,土地资源有限,而生产力停滞,所以欲求富只能从节俭上下功夫。

不过,道光皇帝虽然节俭,却挡不了各级官吏的豪奢,所以实际上他的节俭运动效果是非常有限的。若他肯睁眼看看这个世界,就会发现,当他自己在啃窝头的时候,他的下属”奴才“却山珍海味地胡吃海喝,不知会作何感想。更讽刺的是。道光皇帝不光没有管好臣子,也未曾管理好家门,他的儿子咸丰与儿媳慈禧都比着赛地奢华纵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