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年,由于在慈禧的搅和下,清政府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无能和腐败。一时间涌现出了好多民间起义运动,其中由洪秀全领导的金田起义发展得最为壮大。甚至到后来都已经有了严重威胁到大清存亡的趋势了,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最终却走向了失败。这就是历史上非常著名的太平天国运动。

不得不承认洪秀全在最初是一个十分优秀的领导,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他很擅长洗脑。利用老百姓容易对美好事物产生盲目信仰的缺点,对大家描绘出了跟随他后在不久的将来就能够拥有美好生活的宏伟蓝图。

于是大家都迷之相信他,坚决跟随并拥护他。洪秀全开始集结人马并且发展壮大,很快占领了武汉。这个时候,只要他再坚决一点,直捣京师是肯定没有问题的。但是他还是选择了先在江南立足,没有再向北主发展,这其中有好多的原因。

可以这么说,如果洪秀全在当初不听那个老农的劝说,带兵去直捣京都,也许一切就会是另一番景象。当然这只是假设而已。但是他听从了一个老船工的劝说,没有继续北上去攻打河南,而是选择在金陵定都,从此过上了奢靡的生活。这也是太平天国走向衰亡的开始,现在想想,说不定那个老船工是清朝的一名间谍。当然这只是一个玩笑的猜测而已。

都说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洪秀全就验证了这一句话,他没有一统江山的野心,也没有那样的才干。可以这么说,他没有自己的主见,也不容易坚定自己的立场。说的直白一点,就是他这个人内心不够坚定,只要别人说上一堆假大空他听不大懂的,他就会认为有理,这也是他最终失败的主要原因。好多时候人没有向上的野心,只是贪图眼前的荣华富贵,那么离失败也就不远了。

当局者迷,这话一点也不假。在现在看来,如果当时洪秀全挥师北上,那么清朝必亡无疑。因为当时的清军根本无法抵挡太平天国的强大攻势。在这种力量悬殊的情况下,洪秀全都没有做出正确的选择,那么失败也是他应得的。

人就是这样,如果没有主见在胜利之后迷失方向,那终究会走向失败,太平天国就是一个很好的典例,假如当时将洪秀全换掉,那历史或许将会改写,但那也许将是另一个王朝的到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