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中国历史上发生过的抗日战争,那就要说一到川军,古人总爱说没有川军那就不叫军人。在战争史上,川军为我国的抗日胜利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据统计说,在根据后来的统计,在全国阵亡的将士中,有接近30%都是川军。在整个战争期间,有350多万川军前仆后继开赴战场。但是在战争爆发的初期,离家抗战的川军却无人收留。

1937年,十万多名川军背井离乡参加抗日,为何却没有人愿意收留?

据说,在抗日战争中死去的战士们中大多都是川军战士。猛烈的战争中,有好几百万的川军奋不顾身地冲上战场上去杀日本鬼子。可是在刚爆发抗日战争的时候,,为什么背井离乡前去参加抗日的川军却没有人愿意收留他们呢?事实上,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军阀割据的问题。

1937年,日本对中国发动了轰轰烈烈地侵略战争。在那种情况下,中国表面上看似全国统一,团结抗日,实际上存在着各地军阀割据的问题。存在地方军阀的有云南、山西等地,这些地方的军阀进行了多次混乱战争。当国家面临日本人侵犯时,只好放下个人的恩怨。

1937年,十万多名川军背井离乡参加抗日,为何却没有人愿意收留?

抗日战争刚开始时,就已经经历了好几次的大规模战争,军队损失惨重。特别是在淞沪会战中,参与战争的军队总的伤亡人数就达到了几十万人。尽管这样,还是得不断从西南地区的军阀中调遣战士前来增援。

在增援前线的战士们中,大多都是川军的影子。虽然前线抗战的人数增多了,力量强大了,可是相继问题就出现了,就是战士们的后勤保障问题。奋勇前进的战士们也是需要正常的生活需要,吃饭睡觉,需要花费不少的金钱。川军们离开了家乡,不能再靠家乡的老百姓了。但是各地方的军阀却都不提供帮助,不给川军任何的后勤补给,都是只给自己军阀部队的人。川军在刚离开家乡的时候,后勤补给就已经不充足了,很多人都是饥一顿饱一顿,强行忍耐着。

1937年,十万多名川军背井离乡参加抗日,为何却没有人愿意收留?

在川军被调到山西战场的时候,日本鬼子的部队就已经南下了。长时间在山西扎营的军阀却丝毫不曾给川军提供一些后勤帮助。饥不择食的川军只好各地方寻找粮食,地方的百姓又很反感川军。川军在自己的地方上,寻求粮食,就让山西的军阀很是气愤。本来准备将川军调去河南地区的,可是河南地区的军阀也不要川军。无奈之下,川军就这样在中国各地奔波着。

在放映台儿庄战役这部电视剧时,当中就有一个川军首长这样说过,川军是来参与抗日,到哪儿人们都嫌弃,这么大的天下就没有川军的容身之处么?不过随着战争局势的改变,各个军阀兵力短缺,没有哪个军阀敢反感川军了,就此中国各个抗战场上到处都是川军的身影,并且川军地战斗力很是猛烈,川军逐渐发展成了战场上的主力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