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佛山、汉口和朱仙镇在明清时期被称为“天下四大镇”这四大镇指的和现在的“镇”完全不同,不过如今却都衰落了,(瓷都)景德镇和(手工业重镇)佛山滑落成地级市,(水陆枢纽)汉口跟武昌合二为一,做了湖北的省会。最惨的当属朱仙镇(北方水陆枢纽,版画、年画重镇),现在仅仅是一个乡镇。那么为何会出现这样的变化呢?

朱仙镇位置在开封之南。开封从元朝就是河南的省会,是中原地区的大都会。明清时期,水运发达,而开封就有运粮河、贾鲁河两条河经过,河上商船相望,使开封成为一个运输枢纽。南面的朱仙镇,也得水运之便,也是一个水上运输的重要枢纽,这样,这两个大都市相互依托。据记载,朱仙镇当时有七百多商户,这样的规模在当时绝对称得起名镇。如果要追究根源的话,运输的发达显然是成就朱仙镇的决定性条件。

但是河南偏偏有一条不安分的大河——黄河,黄河经常决口改道,破坏了原来的水系,致使原来的水运体系被迫改变。朱仙镇的河水干涸了,水上运输中断了,商户们迁走了,繁华的朱仙镇冷寂下来了。与此同时,开封也遭遇了同样的命运,曾经雄冠中原的大都市甚至连洛阳都赶不上了。

清朝末年,铁路兴起,陆上运输代替了水运。河南有一个叫郑县(现在的郑州)的小地方,因为铁路经过,并且又处在南北交通的咽喉要道上,于是很快崛起。解放初期,郑州发展成为一个大都会,光商户就有两千多家。而与此同时,开封和朱仙镇却继续走下坡路。

郑州的崛起,使它很快超过了河南的其它城市,当然也包括开封。五四年的时候省会就定在了郑州,开封失去了政治中心的地位。这对开封的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至于朱仙镇,它没法跟开封比,它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依托开封发展起来的,现在连开封也靠不上了了,最后它只能彻底从中国的城市名录中消失。但是朱仙镇的木版年画还很有名,算是它昔日繁华的最后一点遗留吧。

一个城市的兴衰当然有很多方面的原因,其中最重要的要数交通运输。发达的交通无疑是商业和经济繁荣的先决条件,而经济无疑是一个城市发展的最有力的支撑,朱仙镇的衰落显然源于水路交通的中断。

文/凡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