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厚信是上世纪七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中国影坛风云人物。1942年生,1957年武汉二男中读高中,1960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美术系1965年毕业,1965年9月分配到长春电影制片厂,随后被派往黑龙江绥化县参加农村四清,1966年调回长春电影制片厂参加文化大革命。文革期间画了大量宣传画和毛主席像,也是长影主办的宣传画廊《人民战争》主要绘画创作人员,1969年在受工宣队之命在长影大院做毛主席巨型塑像,1971—1972年参加革命样板戏现代京剧《沙家浜》的美术设计工作,并创作该片画电影海报,以后在《战洪图》《长空雄鹰》等影片任美术助理,1977—1978年任长影电影海报创作员,创作《吉鸿昌》《丫丫》《刑场上的婚礼》《客从何来》《赣水苍茫》《无名岛》《延河战火》《刑场上的婚礼》等十余幅电影宣传画,均全国发行。1978年由吉林出版社出版《四渡赤水》水粉组画画册(20余幅),应吉林省博物馆之邀创作巨型油画《杨靖宇》,为吉林省杨靖宇纪念馆收藏,至今为该馆镇馆之作。1984年调珠江电影制片公司,1985年任珠影时代动画公司总经理。1988年导演纪录片《蛇口奏鸣曲》获第九届金鸡奖最佳影片奖,以后,他导演和策划组织创作的多部影片在国内外获得大奖。2002年退休后,潜心作画,并在海内外多次举办个人画展。

吴厚信自幼喜画,并少年早慧,乳臭方脱就自编自绘画出了连环画《少年英雄刘文学》。且才力喷礴,油画作品很早就参加了全国性的美展。之后,在电影美工师、电影导演、专业编剧、动画、艺术研究和文学等领域多有建树,有专家认为吴厚信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电影界的领军者。尽管他导演的不少经典影片似乎离我们渐行渐远,但他创作许多经典海报成为了人们的美好记忆和精神寄托。如他创作的《沙家浜》《丫丫》《赣水苍茫》《吉鸿昌》《豹子湾战斗》《女交通员》《谣山春》《客从何来》《风云岛》《延河战火》《蝶恋花》《等》《北斗》《刑场上的婚礼》(竖版本)等电影海报很受观者的欢迎,不少海报至今让人历历在目,记忆犹新。像1979年长影厂拍摄的电影《吉鸿昌》海报,此片描写了爱国将领吉鸿昌骁勇善战、所向无敌的故事,但在南进攻我鄂豫皖苏区时却连吃败仗。为寻找答案他乔装来到苏区,认识到共产党是真正为国为民的政党,从此,他坚决不打内战并出国考察。回国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长城一带英勇打击日本侵略者。1933年冬不幸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而英勇就义。这部影片在观众中有较大的影响,曾荣获第三届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吴厚信根据剧情和吉鸿昌这个人物个性,在海报创作中着力刻画吉鸿昌骁勇善战、大义凌然、宁死不屈的形象。整幅海报人物刻画生动,个性很强,气势很大,栩栩如生,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和震撼力。与《吉鸿昌》海报相同的是电影《丫丫》海报,吴厚信在创作中将丫丫的坚强、勇敢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该海报发行后,很受观者的好评。

不过,在笔者看来,1980年发行《刑场上的婚礼》海报最值得一提,其中影片选取了半个多世纪以来在羊城广为传颂的一则悲壮动人的革命浪漫故事为题材,以独特的视角再现了上世纪20年代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历史风云,影片着重描写了周文雍、陈铁军的爱情故事。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陈铁军拒绝了胞兄为她安排的出国机会,和周文雍以假夫妻的身份开始了组织起义的机关工作。他们一方面掩护党的机关,一方面准备广州起义。在共同的生活和斗争中,他们逐渐萌发了真挚的爱情。后由于叛徒的出卖,两人同时被捕入狱。在狱中,他们不屈不挠,坚持斗争。周文雍在墙上写下了这样的诗篇:“头可断,肢可折,革命精神不可灭。壮士头颅为党落,好汉身驱为群裂!”1928年2月6日,在广州红花岗畔的刑场上,两个青年男女革命者,面对敌人的枪口,态度从容,昂首挺胸,从容不迫地举行结婚典礼。在广州红花岗刑场上,陈铁军向周围的群众宣布:“我们要举行婚礼了,让反动派的枪声来作为结婚的礼炮吧!”一对革命情侣,就以这样的英勇气概慷慨就义了。吴厚信在创作此海报中,采用竖版本形式,构思独特,非常耀眼,他着力刻画周文雍、陈铁军在刑场结婚时瞬间,画面二人身着白色囚服,一起倒在洒满鲜花的地上,其中陈铁军手拿一支折断红色鲜花放在胸前,而周文雍的手紧握着陈铁军手拿鲜花的手,似乎告诉人们在行刑前陈铁军已经接受周文雍的一朵鲜花,他们用这种非常特殊方式,完成史无前例的婚礼。整幅画面,极富创意,主题鲜明,人物神形兼备,栩栩如生,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和视觉冲击力,至今不少观众重温此海报仍具有很强的震撼力和冲击力。然而,当这幅海报向全国发行后,尽管观者好评连连,有不少人认为这张文革以来极富创意好海报,但电影局领导看后认为画面画了二位倒下死去的英雄,没有展现英雄的伟大形象,故勒令全国各大电影公司收回此海报,并要求长影厂重新设计。为此,长影请美工师姚向东来重新设计,于是就有了后来横版的《刑场上的婚礼》。当吴厚信得知此海报受到电影局领导批评和收回海报后,犹如晴天霹雳,因为他之前所作的创意和努力都白费了。为了让更多观者了解作者创作的思想和手法,吴厚信在1981年《美术》杂志第三期上发表了《电影海报也需要阳光》的文章,在圈内引起了强烈反响。今天,尽管吴厚信创作的《刑场上的婚礼》海报经过了风风雨雨,留存在市场上不多,但是海报收藏者对这张海报却是情有独钟。

除了以上海报外,吴厚信创作的《延河战火》《北斗》《车轮滚滚》《蝶恋花》《希望》也是相当优秀的电影海报,细细品味,回味无穷。目前,吴厚信不少七八十年代创作的海报,很受众多海报藏家的青睐,后市会迭创佳绩。(朱浩云)

附:吴厚信创作的电影海报

《革命样板戏现代京剧沙家浜》《车轮滚滚》《严峻的历程》《蝶恋花》《希望》《暗礁》《山寨火种》《丫丫》《北斗》《赣水苍茫》《吉鸿昌》《豹子湾战斗》《女交通员》《谣山春》《刑场上的婚礼》(竖版本)《客从何来》《风云岛》《延河战火》

才华横溢 多才多艺——吴厚信创作的电影海报赏析

才华横溢 多才多艺——吴厚信创作的电影海报赏析

才华横溢 多才多艺——吴厚信创作的电影海报赏析

才华横溢 多才多艺——吴厚信创作的电影海报赏析

才华横溢 多才多艺——吴厚信创作的电影海报赏析

才华横溢 多才多艺——吴厚信创作的电影海报赏析

才华横溢 多才多艺——吴厚信创作的电影海报赏析

才华横溢 多才多艺——吴厚信创作的电影海报赏析

才华横溢 多才多艺——吴厚信创作的电影海报赏析

才华横溢 多才多艺——吴厚信创作的电影海报赏析

才华横溢 多才多艺——吴厚信创作的电影海报赏析

才华横溢 多才多艺——吴厚信创作的电影海报赏析

才华横溢 多才多艺——吴厚信创作的电影海报赏析

才华横溢 多才多艺——吴厚信创作的电影海报赏析

才华横溢 多才多艺——吴厚信创作的电影海报赏析

才华横溢 多才多艺——吴厚信创作的电影海报赏析

才华横溢 多才多艺——吴厚信创作的电影海报赏析

才华横溢 多才多艺——吴厚信创作的电影海报赏析

才华横溢 多才多艺——吴厚信创作的电影海报赏析

才华横溢 多才多艺——吴厚信创作的电影海报赏析

才华横溢 多才多艺——吴厚信创作的电影海报赏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