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14日,斯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于剑桥家中逝世,享年76岁。

霍金是一位特殊的物理学家,他一生虽然学术成就众多,但却疾病缠身。在风华正茂的年纪,霍金被确诊患有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全身瘫痪,终日与轮椅为伴。后来,霍金还因不幸感染肺炎,导致声道受损,无法再说话。

不幸中的万幸是,霍金的大脑始终清醒,他的意志力始终坚强,他在如此艰难的身体条件下,仍然坚持写论文写书。如《果壳中的宇宙》、《时间简史》、《大设计》等,都是霍金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其中,《时间简史》一书,是最受青少年欢迎的科学读物。

霍金用亲身经历告诉大家,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没有生存下去的动力。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也叫做渐冻症,是一种神经退化性的运动疾病,该病会使人四肢无力,无法行动,甚至影响头脑中的神经元,造成患者大脑肌肉萎缩。

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分为两种,一种是肢体衰弱导致呼吸衰竭,另一种是吞咽说话困难导致呼吸衰竭。一般情况下,该病患者确诊患病后,活不过5年时间,极少数人寿命超过20年,而霍金创造了奇迹,他从21岁确诊患病后,又活了整整55年。

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通过一些检测项目可以确诊,有经验的大夫可以通过对腰穿脑脊液的检查,血清磷酸肌酸激酶和乙酰胆碱酯酶的数量变化,观察肌电图,MRI判断就医者是否患有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