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工程和利息资本化——百货商场为何老是“试营业”

上海一家大型零售业上市公司,在沪西曹家渡有一家在建的百货商场,投资数亿元,但建了三四年始终是“在建工程”,尽管商场早已对外营业,却始终是“试营业”。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在建期间,所借贷款的利息可以资本化。在建工程一旦转成固定资产(简称“转固”),顿时会产生两笔费用:固定资产要折旧,进入成本;贷款的利息不再资本化,要作财务费用。百货商场老是“试营业”的奥妙原来就在于此。

但是,纸是包不住火的,早已建好的商场不可能永远“试营业”,当这家商场数亿元资产“转固”后,不出三年亏损就达亿元之巨,很快成了上市公司的包袱,而不得不转让给大股东。

在建工程什么时候“转固”,什么时候保持“在建”状态,也就成了利润调节的手法之一,对在建工程数额较大,在建期较长的上市公司尤其如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