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陕西、山东多省推出超低排放改造以及相关工作的具体计划。不难看出,“煤改气”在工业制造业领域还在继续强力推进。

根据统计,工业制造业领域的天然气消费在中国天然气总消费中所占的比重接近37%,是天然气下游最大的应用市场。但是,目前仍有超过75%的工业锅炉在使用煤炭作为燃料,气化率依然较低。

工业煤改气的推行,从短期看,面临着市场化不成熟、企业认知度低、配套政策待完善等问题;从长远看,天然气在工业领域仍有很大的拓展空间。

而选择一种更为经济的商业模式,对工厂来说至关重要。

对于工厂来说,怎么“煤改气”更经济?

普华永道思略特根据研究指出,LNG点供模式比传统的管道气更适合工厂。

首先是更灵活。

以LNG为主的天然气供应更加灵活,可以作为对终端用户的一种补充运输渠道,相当于移动的天然气管道。对于那些既在煤改气政策范围内又地处缺乏管网覆盖地区的分布式工业用户,LNG点供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供气的问题。

其次是价格低。

在工业煤改气的过程中,天然气管道设施的缺乏,并导致工业用气的销售价格比城市门站气平均高出30%,而LNG点供这种商业模式,恰好可以弥补天然气运输能力不足价格过高的问题。相比管道气,大多数区域的LNG价格很有吸引力,这也给工业用户提供了另外一种选择。

第三是空间大。

LNG点供也促进了天然气市场在价格与服务方面的竞争,催生出新的商业模式例如LNG设备出租。

对于工厂来说,怎么“煤改气”更经济?

但当前从政策层面看,对于LNG的监管规范较为陈旧,且主要针对大型再气化设备,无法反映市场的需求。

比如《城镇天然气设计规范》规定,容量低于10立方米的储罐必须距离建筑物15米,距离其他储罐20米。多数中小工业用户由于空间有限,难以满足这个要求。

因此,要推进这种模式,需要改善现有政策,同时催生出更多致力于满足用户需求灵活性的企业和商业模式。

对于工厂来说,怎么“煤改气”更经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