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心律不齐,罹病的原因很多,但是随着年龄增加,60岁之后,罹患这种心律不齐的比率也逐年上升。心房颤动会造成心跳不规则,容易在心房内产生血块,而血块随着血流到处输送,若运送到脑部,塞住血管就形成脑中风。

根据统计,心房颤动患者引发中风的危险性是一般人的5至7倍,心房颤动是脑血管阻塞一个非常重要的危险因子。

房颤患者会有哪些症状,房颤发生时又会有什么感受?

心律不齐所引发的脑中风常常会有非常明确的时间点,即是病患在瞬间出现明显的肢体无力、脸歪嘴斜、口齿不清或意识障碍,自己或家属都会察觉到,若能把握「黄金三小时」就医时间,在充分的检查评估下,可能来得及接受血栓溶解剂的治疗。

对于中风医学而言,预防的重要性仍远胜于治疗。近年来,临床上为了预防这种心律不齐所导致的脑血管阻塞,有许多新药发明上市;在服用方便性、安全性、预防性上,有明显的提升。

因此,一旦察觉自己或家人有心律不齐的问题时,切勿忽略此心头大患,一定要就医检查,经医师适当的评估及用药,并配合追踪治疗,让健康多一分保障。

案例一

50岁的林先生患有心房颤动,长期在心脏科门诊接受追踪。某日早起运动结束后,突然觉得一阵头晕,尔后左侧肢体变得无力瘫软。妻子见状后急忙送医,经过系列检查后判断为脑中风,并接受血栓溶解剂治疗,症状逐渐改善,林先生于一周后出院。

案例二

70岁张爷爷偶尔觉得心悸,起初不以为意。一日下午与孙子玩耍时,突然眼前发黑、右侧无力跌倒在地;一直等到儿媳下班来接孙子回家时,才发现张爷爷不仅右侧瘫痪,连一个字也讲不出来。送医诊断为缺血性脑中风,而心脏检查为心房颤动。虽经治疗后张爷爷语言功能及无力状况有进步,但仍无法自理生活,言语也只能用单字表达。

房颤患者会有哪些症状,房颤发生时又会有什么感受?

房颤本身的症状:

房颤患者可能完全没有症状,患者本人一点难受都没有,除了自己摸脉发现心跳的不齐、或者心电图发现有房颤以外,自己根本就不知道,该干什么干什么,很多是体检的时候才发现的。有的也不是完全没有症状,而是感觉不那么明显。这类患者大概占到房颤的10%。

有症状的大约占到90%,可能是突然就发作,比较常见的包括:患者自己感到有心慌心悸(实际心悸就是心慌,一回事儿)或奔马律(胸口怦怦跳,仿佛雷声滚滚、鼓声敲击或鱼儿扑通跳水等)、胸部不适(有的感觉胸痛)、胸闷气短、乏力(总感觉没劲儿,易疲劳,运动量降低)、脉搏不齐(脉搏强弱不等,有时感觉像是漏跳了一样)、头晕(有的会昏厥)、后背难受、嗓子眼发紧发胀、肠胃功能紊乱、紧张焦虑、害怕恐惧等。同时还有冠心病的患者,如果房颤发作,可能还会产生晕倒,甚至心力衰竭、休克。

要注意的是,房颤的症状表现会因病人能够感觉到的症状的敏感性和耐受性而受到影响,有的病人刚刚出现房颤的时候,会有显著的症状表现。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病人身体就会慢慢适应了这种状态,症状也会有所缓解或者是消失。当然,症状不明显或没有症状并不能说明就没有房颤或房颤不严重。

房颤患者为什么会心慌和胸闷气短呢?

因为绝大部分房颤患者心率是快的,90多次或者100多次,这就相当于你的心脏在跑步,跑步当然会心慌了。

房颤的时候心房往心室里面射血会减少大约25%,而因为心室率也就是脉搏也增快,心室率如果是每分钟60次,一秒钟一次,那么心室有大约50毫秒是舒张的,心房的血能流进心室,心室里的血就多,心室收缩的时候往全身射的血就多,人的心脑肾就不缺血,而如果心跳100次,心室舒张的时间短,也就是心室里还没装满血就要往外射,这样射的血就少,人就会缺血!胸闷气短是个综合感受,比如心脏和肺缺血都会导致这种感觉,当然了,感觉是靠脑子来感觉的,脑子也会因为射血不足而缺血!

房颤患者会有哪些症状,房颤发生时又会有什么感受?

房颤导致的其他病引起的症状:

  1. 如果原来有冠心病心肌缺血,房颤心率快,相当于跑步,肯定加重心肌缺血,所以会有心绞痛。

  2. 长期房颤会导致心房变大,然后心衰,会有气短,这个气短不是一次性的,而是经常性的,伴随着小腿水肿,您如果经常气短,同时两个小腿都肿,并且这个肿用手一摁一个坑,那几本就能确定是心衰了,当然,做个心脏彩超就能看出来,也简单。

  3. 长期房颤导致心房变大,但瓣膜不会变大,瓣膜很结实,不结实也不能当督战队,结实的结果就是心房大了但瓣膜没大,也就是大门洞子变大了但门板还是原来的,所以血就往回流,也就是二尖瓣反流,这除了导致心慌气短胸闷以外,还有很多不舒服的表现,有的人自己也说不清楚,反正就是难受。想详细了解这块内容的朋友可以看:房颤的概述

  4. 房颤可能导致血栓,血栓如果栓到脑子里,就是脑血栓,会有偏瘫或者语言障碍等,说话不利索,看部位,反正只要是胳膊腿或者脸舌头等等,不论哪里的感觉或者运动不太正常,都是!血栓也有可能把肾给栓上,会有肾坏死或者缺血,可能会引起血压高。

房颤的发展过程

根据研究,房颤的发展过程是:偶发房早 → 频发房早 → 短阵房速 → 房扑 → 阵发房颤 → 持续房颤。

房颤患者会有哪些症状,房颤发生时又会有什么感受?

其中,因为偶发房早好多人自己感觉不出来,所以可能一发现就是频发房早;房扑因为比较有规律,也不容易被患者发现,如果患者自己没有感到难受就不会去做检查,也就不知道有房扑,也有患者没有房扑,从频发房早直接蹦到阵发房颤的;阵发房颤一开始都是发作次数少,持续时间短,然后逐渐越来越多,越来越长,到最后连起来成为持续房颤。

绝大部分都是这个规律,都是逐渐发展,越来越严重,很少碰到突然一次加重的(突发恶性严重刺激除外),也几乎碰不到不治自己好了的。也有大约不到5%的房颤一开始加重,加重到一定程度后也不加重了,也不太难受了,做心电图检查显示是房颤,但心室率也不快,这是对房颤耐受了,心脏里的心电话语权完全被叛军统治,而且都服气了。

频发房早一定要治,不治的话几乎都在几年内变成房颤,到底几年呢?根据我们的观察,大概是1-4年,基本都是2-3年。

怎么诊断?

诊断非常容易:最简单的方法是自己摸脉,脉搏如果忽快忽慢,时有时无,脉搏不齐,自己也感觉到心慌、气短、头晕、乏力。这可能就是房颤了。一般情况下,心慌、胸口发闷、气短是患者最先能够察觉到的异样,同时心脏扑通扑通的调动。长久以后就会感觉体力会大不如前,稍微活动就会气喘吁吁。我们治过的很多房颤患者,在快要发作前自己都有感受。

但因为有的患者没有症状或感觉不明显,所以,最好是去医院做个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就更能明确诊断了。

需要注意的是:房颤有阵发的,有持续的,阵发的要在发作的时候做心电图才能看出来。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心胸健康方面的资讯,可以添加我们的微信公众号:中国心律失常防护中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