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有趣的灵魂,用生动的比喻写成一卷茶书《十六汤品》,他就是古人苏廙(yi)。苏廙难道是茶界隐士?生平事迹全然不可考。《十六汤品》本是他《仙芽卷》中的第九卷,然而,《仙芽传》散佚不传世,仙卷踪迹不可追。

纵然昙花一现,彗星一闪,也有知音捕捉到流华一束。

庆幸,陶谷(公元903-971年)留下《清异录》,将《十六汤品》编入其茗荈部的第一条。陶公实事求是地记录了《十六汤品》的作者和出处,为身世成谜的苏廙在中国茶学史上留下一方“茶席”。

这方“茶席”,陈列茶汤十六味:“煎以老嫩言者凡三品,注以缓急言者凡三品,以器标者共五品,以薪火论者共五品。”十六汤品,滋味各异,却味味恣意归真。古往今来,多少茶人灯下翻书,与这位古人神交畅饮!倘在席前驻足,你会耳目沐春。只因苏廙的谈吐何其诙谐!品点何其有趣!

1.你若是问问苏廙:古人候汤有何讲究?

他会告诉你把握烧水的火候很重要。煎茶用适中纯正的沸水最好,此水煎成的茶汤叫做“得一汤”。这种茶汤不偏不杂,不老不嫩,“如斗中米,如称上鱼,高低适平”,得“一”而生,简直为茶汤建了大功勋。正如《老子》讲的“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天显出晴朗,只因得取自己的根本气源;地保持安宁,只因得取自己的根本土源。而上品茶汤总能让茶叶本身的纯正滋味自然呈现。

茶汤贵在有“中正平和”之气,故而,“婴汤”和“百寿汤”皆不可取。前者火候不及,后者过犹不及。什么是“婴汤”呢?假如茶炉中的柴火燃烧不久,盛水的茶锅刚刚炽烫,茶人就匆忙把茶叶倒进锅里,这种茶汤叫做“婴汤”。它的性状绵软无骨,缺乏精道,正如《老子》中讲的“婴儿之未孩”(婴儿在母体中尚未长骨)。当然,如果茶汤沸腾了十多次,“汤已失性”,这种茶汤更不宜饮。变质的老茶汤俗称“百寿汤”或“白发汤”,正如鬓发苍苍的老人,想拉弓射箭,“还可执弓摇矢以取中乎?”

2.茶人如何把握注汤的轻重缓急?

苏廙认为注汤的速度和力度都会影响茶品。他一样正反举例,说明腕力不均的“断脉汤”和用力粗放的“大壮汤”都不可取,而“中汤”才是正确的注汤法冲泡出来的佳品。“断脉汤”在注汤时手臂下垂颤动,导致“汤不顺通,故茶不匀粹。”这种汤正如人的血脉断断续续,怎么能够延年益寿呢?“大壮汤”在注汤时又快又猛,横冲直泻,好比“力士之把针,耕夫之握管”。这种方式出不来高品质的茶汤,是因为其冲泡力道太粗放了。

正面来论,注汤时不缓不急,力道均匀的“中汤”才恰到好处。如果手腕用力不均,缺乏柔韧性,就容易导致“注汤有缓急则茶败”。“中汤”正如乐师击鼓操琴,演奏的乐音尔雅流畅,乐曲的意境自然妙不可言!它又与磨墨汁的情况相类,如果磨墨人的腕力柔韧均匀,那么,他磨出来的墨汁就显得浓黑润泽。乐道、墨道与茶道大抵是相通的啊!

3.古人如何选择宜茶之器呢?

苏廙认为不同材质的茶器也会影响茶汤的口感。他按照茶器的材质,将茶汤分为五类:金银器具的茶汤称为“富贵汤”。茶器显贵,不能缺少金银,这犹如音色上乘的古琴不能缺少桐木,也如黏性佳好的墨汁不能不掺胶质;石制茶器的茶汤雅称“秀碧汤”。石乃“凝结天地秀气而赋形者也,琢以为器,秀犹在焉。”用古朴天然的石杯盛茶,茶汤口感分外清新;幽士逸夫喜欢用瓷瓶来品茶,这种茶汤叫做“压一汤”。茶汤盛在瓷瓶中,其色泽更为温润养目。

用铜铁铅锡打制的容器装的茶汤,则称为“缠口汤”。这种茶汤“腥苦且涩,饮之逾时,恶气缠口而不得去。”最后一种“减价汤”,其茶器用未上釉的陶瓦制成。正如谚语说的:“茶瓶用瓦,如乘折脚骏登高。”苏廙觉得这种茶碗,即使冲泡帝王的“御胯宸缄”,茶味也会折损败残。

4.烧水的炭木和火候也影响茶汤的品质吗?

那是当然的。苏廙认为木和炭都可以煮汤,但煎茶之汤,要用炭火来煮。因为“水忌停,薪忌薰”,这是煮茶的法则,故称“法律汤”;另外,“一面汤”用“柴中之麸火,或焚余之虚炭”煎成,火候不足,汤性不佳;“宵人汤”用动物粪火来煮汤,大大减耗了茶汤的香味;如果用竹枝、树梢煮汤,虽然汤沸迅速,但“体性虚薄,无中和之气”,这种汤称为“贼汤”或“贱汤”;苏廙还在文末强调:燃柴薰烟是煎茶的大忌。如果“燃柴一枝,浓烟蔽室”,那简直就是“魔汤”啊!

《十六汤品》从候汤、注汤、择器、选薪四大方面对煎茶作了形象生动的阐述,这说明苏廙善于品茶,精于茶艺。此卷茶书文风诙谐,文采斐然,不啻为候汤煎茶的代表之作。

(唐婉约:弘益茶道美学研究员,南开大学硕士,研究兴趣涉猎中西文化与文学,近期关注中国茶道美学研究,文章来源于:弘益茶道美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