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是中华文明开源之地,全国七大古都它独占三席,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在河南博物院中珍藏有17万余件文物,其中九大镇馆之宝件件如雷贯耳,比如贾湖骨笛、妇好鸮尊、云纹铜禁、莲鹤方舟等等,在诸多藏品中有这么一件,它曾经位列十大镇馆之宝之中,不过,如今却掉出了该榜单,这又是为什么呢?

上世纪70年代,河南一偏远山村的一个农民在耕地时,意外挖出了一个萝卜、一棵白菜,乍看上去的确是蔬菜,但一上手摸却发现它们都是刻出来的“萝卜和白菜”,农民将其带回家中赏玩。说来也巧,不久河南博物院扩大馆藏文物,专家们奔赴各个村落回购文物,当专家看到这一对萝卜白菜时,眼睛一亮,当即用800元买下了它们。

通过鉴定,专家们发现它们属于清朝乾隆年间的文物,猛一看这就是一根刚拔出来的萝卜,只见它的上半截红色由深到浅,上面还趴着一只蝈蝈,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就连萝卜的根须、蝈蝈腿上的绒毛都一清二楚,古代工匠做工之精细、技艺之精湛可见一斑!

而另外一棵白菜的逼真程度也不遑多让,上面还有一只小蝈蝈和红色的小瓢虫,此等精湛做工让人叹为观止。

其实,萝卜和白菜都是象牙制品,它们运用了乾隆时期流行的刻缕染色法,通过刻缕染色技术处理后,肉眼几乎看不到象牙原先的纹理和本色,可惜的是这种染色工艺早已失传,现代许多工艺大师多年研究都不能复原,而“物以稀为贵”,象牙萝卜和象牙白菜也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位列河南博物院十大镇馆之宝之中。

对于这两件文物,有人并不喜欢,用象牙雕成萝卜白菜,着实是暴殄天物,也或许正因为它们是象牙制品的文物,才被摘掉了“镇馆之宝”的头衔;但正所谓“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有许多人却十分欣赏喜欢这两件文物,那么各位朋友喜不喜欢呢?

图片来自网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