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人,都叫她小李。小李三十多岁吧,典型的农村女人。

还没结婚的时候,她就跟着同乡一起到外面打工,挣那么几千元。她的丈夫也是同乡,此前在城市中认识的,是做的建筑工人,但工资比小李多多了。

挣的是辛苦钱嘛,这个小李懂的。跟这里的女孩子一样,小李认识了丈夫不久后就结婚了。

生第一胎的时候,小李出了月子就回到了城里继续打工。因为有了孩子,很多事情都偏重了,小李总是担心孩子在老家会有什么事,很是挂念。

直到小李怀了二胎后,她就选择回到老家,这是小李跟丈夫商量的结果。虽然说,一个人打工,家庭生活肯定不如以前的,但省点用,维持着还是可以的,再加上,小李在老家,或许可以做点手工拿出去卖。

重要的是,要是以后,婆婆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老家离小李和丈夫打工的地方远,这根本就不是办法。

婆婆住院,儿媳每天下午去打牌,村里张大伯说一话,婆婆泪如雨下

老家就剩下老弱妇孺了,这里经过的人,串门的人,就是妇女、小孩、老人。

在这里,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那家男人不出去外面工作?不去工作的话,家里的人吃什么?即使是50、60岁的男人,只要有工作,他们一样是会出去的。

往往,儿媳在家里,就是很重要的支撑了。对于小李来说,更是这样子。前两天,婆婆去挑水,摔倒,手臂往后撑在地上,骨折了。跑过去时,看到婆婆倒在地上,吓得小李没了魂魄。

慌忙之下,叫来了邻居,帮忙把婆婆带到医院,医生说,没有什么大事情,但要留院治疗一段时间。

没事就好,这是小李最大的安慰了。

婆婆住院,早上,小李在医院照顾婆婆,因为偶尔的检查和打点滴,都是早上进行的,所以小李早上都会在。但下午,她就会外出。

婆婆住院,儿媳每天下午去打牌,村里张大伯说一话,婆婆泪如雨下

小李跟婆婆说,去打牌,赢点钱。婆婆听了很懊恼,但孩子上幼儿园了,医院里也没什么事要留下儿媳的,婆婆虽然不喜欢,但还是不得不让她出去。

接下来的时间,每天下午,到点了,小李都会离开医院,去打牌。小李前脚刚走,张大伯后脚就来了医院探病。

“我这儿媳妇啊,总是出去打牌,我也不好去说她。”

“打牌?她还有时间打牌?”

“看,每天下午都出去的,不见人影了。”

“哎呦,她没有打牌,她是干辛苦活去了。”

张大伯说了几句后,婆婆才知道小李每天下午是到县城中给人和水泥了,张大伯继续说,有好几次都看到她在烈日下要晕倒的模样,张大伯过去让她不行就不要做了,她却喝了口水后,又咬着牙说没事。因为最近家里开支大,小李一心只想为家里减轻负担。

婆婆听完张大伯的一番话,忍不住流下眼泪,苦了儿媳了。

婆婆住院,儿媳每天下午去打牌,村里张大伯说一话,婆婆泪如雨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