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死神的帮凶覆灭记

天花是人类的死对头,18世纪的欧洲曾经有五亿人感染了天花,其中1.5亿人因此而丧生,随着大航海时代的来临,西方殖民者所到之处,天花也随之传播,接近一半的澳大利亚土著因此丧生,创造了灿烂的玛雅文化的印第安人几乎因此绝种。天花的恐惧阴影一直笼罩在人类的头顶,英国史学家马考莱称天花为“死神的帮凶”。

其实我国医学家就有“以毒攻毒”的思想,采用人痘接种法预防天花,这种人工免疫的方法,最迟在宋朝和明朝就已经出现。在16世纪,清代的《痘科金镜赋集解》中记载说:“闻种痘法起于明朝隆庆年间(公元1567~1572年)宁国府太平县(今安徽太平)……由此蔓延天下。”

清军入关后,久居关外的满族人对天花毫无免疫力,且束手无策。据《清世祖实录》,顺治为躲避天花绞尽脑汁,最终也没能躲过去,在顺治18年正月初二染病,初六就驾崩。康熙因2岁时得了天花大难不死才当上了皇帝。康熙亲政后,大力推广种痘。皇太子胤礽出痘,也大难不死,后来康熙的皇子们种痘广泛开展。

天花病人的痘痂叫做时苗,由于其毒性比较大,不能百分之百保证被接种者的生命安全,苗顺者十无一死,苗凶者十之八存,因此,又发明了熟苗。所谓熟苗,指的是以接种发出来的痘作为种苗,经过养苗、选炼,连续接种七代后,火毒汰尽,用来给健康人种就非常安全了。据清代初年著名种痘医师张琰《种痘新书》记载:种痘者八九千人,其莫救者二三十耳。”其实,已经初步具备了灭活疫苗的雏形。

这种方法在当时已经非常先进了,但还是有比较大的风险,有可能造成0.3%的死亡率,放在现在估计网络上会被喷子们骂得狗血喷头了。我们的人痘法经俄罗斯、土耳其传播到欧洲。

真正消灭天花的,还是后来真正的疫苗出现,1796年,英国的乡村医生爱德华·詹纳,从挤奶女工不得天花得到启发,发明了安全有效的牛痘法。他并没有把这个技术当成祖传秘方一样的传家宝,而是无偿免费推广出去,10年间迅速传播到全欧及美洲。1805年,牛痘传入澳门,并逐渐传播,后来用了一百多年的时间,直至1925年,中央防疫处制出牛痘苗,才真正普及。

19791026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宣布,天花,这个曾经夺走亿万人生命的恐怖病毒,已经完全从地球上消灭。

爱德华·詹纳被称为免疫学之父,在影响人类进程的100人里排名第71。

医学家们认识到:将一个活病毒减毒后,注射进健康人体,引发一次极轻微的疾病,唤醒人体中自然的抵抗力,可以对此病毒产生免疫。

1683年,列文虎克用自己发明的显微镜第一次看到了细菌。但是人们不知道这东西能致病。

发现了结核杆菌的德国细菌学家罗伯特·科赫确定了科赫法则,可以确认生物为病害的病原物。

影响人类进程排名12的大牛人法国的路易·巴斯德进行了鹅颈烧瓶实验,敞开的鹅颈烧瓶里的肉汤,放了好几年还没有坏掉。证明致病的细菌都是外界传播来的。炭疽疫苗、霍乱疫苗、狂犬病疫苗等都是他弄出来的。疫苗之父巴斯德居然还是葡萄酒之父!我们喝的牛奶都是巴氏消毒法。他的卓越成就让整个医学迈进了细菌学时代,有人说就是巴斯德这个伟大的科学家,让人们的寿命延长了三十年之久。

后来,炭疽、结核、疟疾、霍乱、破伤风、白喉、鼠疫等一系列传染病的病因都被确定,疫苗被源源不断地制作出来。

1796年,史上第一剂疫苗,本质为牛痘疫苗,用以对抗天花

1879年,首支抗霍乱疫苗

1881年,首支抗炭疽疫苗

1882年,首支抗狂犬病疫苗

1890年,首支抗破伤风、白喉疫苗

1896年,首支抗伤寒热疫苗(typhoidfever)

1897年,首支抗鼠疫疫苗

1921年,首支抗结核病疫苗(卡介苗)

1926年,首支抗百日咳疫苗

1927年,首支抗结核疫苗

1932年,首支抗黄热病疫苗

1937年,首支抗伤寒(typhus)疫苗

1945年,首支抗流行性感冒疫苗

1952年,首支抗小儿麻痹疫苗

1954年,首支抗日本脑炎疫苗

1957年,首支抗腺病毒疫苗

1962年,首支抗小儿麻痹口服疫苗

1964年,首支抗德国麻疹疫苗(Rubella)

1967年,首支抗腮腺炎疫苗(Mumps)

1970年,首支抗玫瑰疹疫苗(roséole)

1974年,首支抗水痘疫苗

1977年,首支抗肺炎疫苗(肺炎双球菌)

1978年,首支抗脑膜炎疫苗(脑膜炎双球菌)

1981年,首支抗乙型肝炎疫苗

1985年,首支抗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

1992年,首支抗甲型肝炎疫苗

1998年,首支抗莱姆病、轮状病毒疫苗

2006年,首支抗子宫颈癌(HPV病毒)疫苗

2009年4月23日,中国宣布成功研发出口服重组幽门螺杆菌疫苗

2016年,中国成功研发了手足口病疫苗(EV71)

因为这些安全而有效的疫苗的广泛应用,肆虐了数千年上万年的传染病从根本上得到了预防!

在我国,儿童免疫接种在政府的强力推动下,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绩。

1996年3月经卫生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世界卫生组织联合评审,我国已实现了以乡为单位的儿童免疫接种率达到85%的目标。

中国2000年消灭了本土脊髓灰质炎,WHO于2012年证实中国仅有<1%的儿童存在慢性HBV感染、实现了消除新生儿及孕产妇破伤风。

现在死亡人数最多的天花已经被消灭。但是据WHO,2015年中国约有1亿人患慢性乙肝和慢性丙肝。2016年全球新发结核病患者约1040万。2017年全球艾滋病感染人数为3670万。人类与疾病的斗争还将持续下去。

我国政府非常重视儿童疫苗接种,1986年,我国把每年的4月25日定为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让我们一起为孩子健康的未来而努力!

解放军第一五三医院八一健康管理中心

全国健康管理示范基地

郑州市友爱路42号

0371-60652080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