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在美国华盛顿白宫,美国总统特朗普(右)与到访的法国总统马克龙出席联合记者会。

  央广网4月26日消息(记者邓曦光)据外媒报道,当地时间24日,正在美国访问的法国总统马克龙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在记者招待会上表示,法国美国希望签署新版伊朗核协议。美国为什么要退出《伊朗核问题协议》?如果美国真的退出将会带来哪些负面影响?就相关话题,记者采访了军事观察员梁永春。

  军事观察员梁永春分析说,美国认为是《伊朗核问题协议》给了伊朗发展壮大的机会,不符合自身利益,所以主张要废除这个协议。

  《伊朗核协议》主要内容是两个方面,一是伊朗停止开发可以用于制造核武器的高浓缩铀;二是欧美国家要解除对伊朗的经济封锁和所谓的制裁,因为它消除了核武器扩散的危险,同时也保障了伊朗正常发展的权利,是照顾到各方面利益的一个协议。

  但是特朗普政府认为,这个协议放松了对伊朗的经济封锁,从而使伊朗的综合国力得以迅速回升,这样伊朗就有资本和美国作对。现在伊朗有经费研制中远程导弹,有能力重返中东舞台,叙利亚战场上有伊朗军队存在,在巴勒斯坦、也门问题上,也能够依稀看到伊朗的影子。

  美国不允许中东地区出现任何一个不听美国话的强大国家,伊朗现在就是这样一个国家。所以特朗普认为,正是当初那个核协议,使伊朗挣脱了捆绑在他身上的经济封锁的锁链,给了伊朗发展壮大的机会。

  特朗普认为这不符合美国现在的利益,要废除它,这也暴露了他在国际事务上极端自私自利的风格。

  在访问美国之前,法国总统马克龙表示,呼吁美国不要退出伊核协议。可是,在访美第二天,马克龙的态度就发生了根本转变。

  在梁永春看来,这是因为马克龙在与特朗普的会谈中,可能达成了交易,得到了甜头。

  马克龙的表现确实很富有戏剧性,他这次访美出发之前,还信誓旦旦表示要去说服特朗普,除非有更好的方案,否则美国不应该退出。但是,马克龙和特朗普见面一交手,一场单对单的小范围会谈,一场大范围的会谈,就被特朗普说服了。

  在记者招待会上,马克龙面对国际媒体,替特朗普背书,支持美国立场,要求重新谈判《伊朗核协议》。为什么会发生这样一个戏剧性转折呢?毫无疑问,美国和法国在这两场会谈当中,达成了某种交易,特朗普给了马克龙一些甜头,可能是在最近的欧美贸易争端当中,美做出一点让步,也可能是美国会支持法国在欧盟,包括在北约当中发挥更大作用等等。

  这场会面,美国可以说大获全胜,对于特朗普意义重大。在马克龙之后,德国总理默克尔很快也要来访问美国,这对德国总理默克尔来说,身上的压力就大了。可以想见,她下一步的美国之行简直就是一场鸿门宴,美国肯定会逼着她像法国一样乖乖就范。

  梁永春认为,如果美国最终真的退出《伊朗核问题协议》,核武器扩散危险会重新出现,世界也将会变得更不安全。

  马克龙在记者招待会上就提出,所谓新的“伊朗核协议”的一些设想,他提出要有更多国家加入。如果他拉进来更多的谈判国,诉求不一致,问题肯定会复杂化,谈判就会旷日持久,而且美国现在的核心诉求是伊朗不能发展导弹技术,但是这个要求是没有任何法理依据的。《伊朗核协议》本来是解决核不扩散问题一个比较好的范例,如果这个协议能够执行下去的话,对其他国家都会有一个很强的导向和示范作用。

  但是现在美国嚷嚷着要退出,实际上是一个非常短视的行为。作为美国来说,退出协议就能遏制伊朗发展吗?要知道伊朗也是一个大国,长期的经济封锁对他有效吗?而且美国退出这个协议,会让自己更安全吗?这些问题的答案显然都是否定的。

  唯一肯定的就是,美国和一些欧洲国家如果这样做,真的退出了这个协议,一定会大大破坏自己的信誉,让其他国家进一步失去对他们的信任,因为私下的利益交换使上届政府签字生效的协议说废就废,像这样的一些国家有何信誉可言,核武器扩散的危险会重新出现,整个世界也会变得更不安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