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年代,无数军人用血肉之躯书写了精忠报国的壮美篇章;和平年代,他们也用青春和热血演绎着忠诚与奉献。军人的身影永远都是那么的亲切而又令人感动。这是为什么呢?答案之一就是军人的“伤疤”。

下面,我们一起走进武警陇南市森林支队官兵,一起了解他们的“伤疤故事”。

有一种伤疤叫

“英雄无畏”

对于上过战场的军人来说,“伤疤”是他们最值得炫耀的勋章。

军人的伤疤,为何看到泪目!

▲邱少云班长锁德成在上甘岭战役中留下的弹孔印记。 (续延征 摄)

他是邱少云的班长,和邱少云一道参加了著名的上甘岭战役,被志愿军政治部授予“一等功臣”荣誉称号。在这场战斗中,锁德成被炸伤了右腿,脖颈也被弹片击中,身上留下多处伤疤。

军人的伤疤,为何看到泪目!

锁老给官兵们讲到:“邱少云就在我旁边3米多远的地方,被火整整烧了半个多小时,一声也没吭。但那个时候我们年轻,都不怕死……”

有一种伤疤叫

“绝对忠诚”

和平时期的军人,也许没有经历战争的洗礼,没有炮火硝烟的考验,但牺牲奉献仍是军人职业道德永恒的精神内核。

军人的伤疤,为何看到泪目!

▲一场战斗下来,战士的双手已是伤痕累累。(迟永赛 摄)

军人的伤疤,为何看到泪目!

▲官兵在灭火战斗中,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受了伤。(宋常青 摄)

对于武警森林官兵来说,他们常年与火魔搏斗,火场就是他们的战场,火场上留下的伤疤就是他们绝对忠诚的真实写照。

军人的伤疤,为何看到泪目!

▲在灭火战斗中,官兵不得不面对烟熏火呛的炙烤 。(李靠军 摄)

有一种伤疤叫

“坚韧顽强”

劈过柴的人都知道,结疤处是树干最硬的部位。平日里,官兵身上的伤疤,也代表着坚韧与不屈。在日常训练中,战士们磕磕碰碰、磨皮掉肉、跌倒扭伤,都是常有的事。为了练就一身过硬本领,战士们往往是伤了又好、好了又伤。

军人的伤疤,为何看到泪目!

▲该支队战士曾建林在武装越野训练中,背部被枪托刮破留下的伤疤。 (刘文超 摄)

军人的伤疤,为何看到泪目!

▲刘桥121次单杠二练习纪录就是这样练成的。(代世杰 摄)

军人的伤疤,为何看到泪目!

▲该支队战士刘桥破器械纪录后,和战友展示手上留下的最美印记 。(代世杰 摄)

近日,该支队广泛开展军事比武大练兵活动,战士们身上那或大或小的伤疤,就代表着新时代军人精武强能的“好样子”。

军人的伤疤,为何看到泪目!

▲曾建林几乎每次训练后都是满头大汗。(刘文超 摄)

军人的伤疤,为何看到泪目!

▲该支队战士刘建锋跑完400米障碍后,才知道自己受了点小伤 。(刘文超 摄)

军人的伤疤,为何看到泪目!

▲刘建锋受伤之后,仍若无其事地参加其他科目的训练。(刘文超 摄)

有人说,伤疤是军人至高的荣誉,是最美的勋章。伤疤里有奉献、有忠诚、有担当,更有战斗力。军人的伤疤,就如那面血染的战旗,即使面对枪林弹雨、刀山火海,也要高高飘扬,这就是军人立起的“好样子”!

军人的伤疤,为何看到泪目!

▲一名战士在战术训练时爬伤了左腿,他说晾一晾就好了。

军人的伤疤,为何看到泪目!

▲一名战士手部受伤后正常参加队列训练,依然保持标准的动作。

声明:来源央视军事,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刘文超 马国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