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峰塔地处浙江杭州,又名黄妃塔,传说是吴越王钱弘俶为了庆祝宠妃黄氏得子而建造的。又因为雷峰塔地处杭州西湖南岸夕照山的最高峰—雷峰顶上,所以取名为“雷峰塔”。旧塔在 1924年倒塌,现在已经重建。

雷峰塔是于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建造的一座佛塔。元朝时,雷峰塔还保存得较为完好,因此有“千尺浮图兀倚空”的记载。雷峰塔于明朝嘉靖年间开始被毁。当时,倭寇怀疑塔内藏有明朝的军队。最终,除砖体塔身外,雷峰塔木质的塔檐、栏杆、塔顶、平座等结构都被烧毁。

此外,还有一个传言,说雷峰塔的塔砖可以用来驱病、强身甚至安胎,所以很多人就开始在塔砖上磨取粉末,甚至有人趁此机会从塔内偷取经卷,谋得私利。雷峰塔坍塌于1924年9月25日下午,其原因是内部被挖空,导致塔不堪重负。

1999年10月,杭州市决定重新建造雷峰塔。2002年10月25日,新雷峰塔在旧塔的原址上正式建成,塔座部分成为遗址的展示厅,并陈列许多的文献资料,供人观赏。

雷峰塔原塔一共有7层,重檐飞栋、窗户洞达、壮丽美观。塔基底部存放有龙莲座释迦牟尼佛坐像、佛螺髻发舍利的纯银阿育王塔等数十件佛教珍贵文物的井穴式地宫。此外,雕版印刷的佛教《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经卷藏于古塔的转塔内,十分珍贵,为佛教的研究提供了实物资料。

雷峰新塔建在遗址之上,完全按照南宋初年重修时的设计大小和风格建造。塔通高为7.679米,由台基(起到保护罩的作用)、塔身和塔刹三部分组成,其中塔身高为49.17米。新塔外观是一座八面、五层楼阁式塔,塔身的设计沿袭了被烧毁前的平面八角形楼阁式造型,再用铜瓦覆盖,飞檐翘角下挂着铜风铃,古色古香,风姿绰约,还兼具遗址文物保护罩的功能。

雷峰塔之所以闻名,一般的说法是,它与北山的保俶塔同位于一条中轴线上,是西湖塔中的 一组对景。在雷峰塔未塌之前,西湖上曾呈现出“南北相对峙,一湖映双塔”的美景

哪座塔被称为“中华第一塔”?

定县开元寺塔又被称为“料敌塔”,位于河北定州城内南门里东侧,建于北宋,是中国现存最高的砖木结构古塔,素有“中华第一塔”的美誉。

北宋咸平四年(1001年),定州僧人慧能从印度取经得舍利子回国,由此,宋真宗赵恒便下旨建造开元寺塔。开元寺塔直至1055年才建成,耗去大量的人物、物力、财力,所以民间流传有“砍尽嘉山木,修成定州塔”的说法。开元寺塔还有一个名称为料敌塔(或瞭敌塔)。这个名称的来源是因为当时定州的军事地位非常重要,宋朝想利用这座塔瞭望敌情,从而防御契丹攻击。

开元寺塔是八角形的楼阁建筑,高达837米,共8层,由塔基座、塔身和塔刹三部分组成。塔身从下至上逐层收缩,总共分为11级,由内外层衔接而成,通过回廊,踏上阶梯,就可以到达塔顶。不仅如此,回廊还形成了塔内藏塔的奇特结构,这一结构使开元寺塔更加巍巍壮观,挺拔秀丽。另外,塔开门方式很有特色,塔身外部1到9层4个正方向辟门,4个侧方向辟彩绘盲窗,10至 11层因军事所需,八面辟门开元寺塔造型端庄威武,有“中山巨观”的美称。从远处看,开元寺塔既具有北国山川的雄浑气势,又有江南秀水的柔美风姿。登塔远望,可“东观碧海连天,西看嘉山虎踞,北视流水龙盘,南眺银河茫茫”,一切美景尽收眼底,令人流连忘返。 开元寺塔历经千年的剥蚀和十多次地震,曾在清光绪十年(1884年)被毁,东北角自上而下坍塌坠落,是中国建筑史上一个不小的损失。然而,国家对这一文物非常重视。国务院在1961年将其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在1986年投资近2000万元展开维修,2001年工程竣工,2002年正式对外开放,吸引了众多游客。 游客置身塔中,可以领略宋代的建筑、绘画、佛教艺术,被其文化内涵所折服。游客登上塔顶,远望美景,俯看城池,又被其开阔雄壮的气势所折服。 开元寺塔是一座集建筑艺术、书法绘画艺术、佛教文化、历史价值于一体的宝塔,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