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正值夏季,全国普遍高温,市民都喜欢多喝水来补充身体水分,降暑降温。前几天,小刘打完篮球后汗流不止,他拿起矿泉水一顿猛灌。20分钟内,他接连喝下3瓶1000毫升的矿泉水。不一会儿,小郑出现呕吐、恶心、头昏眼花、心跳加快等症状,被同伴送往医院救治,被诊断为“水中毒”。

什么?喝水太多也会“水中毒”?

水中毒??

“水中毒”,第一次听到这个词想必市民们感觉很新鲜,也觉得挺难理解,因为如果水质没有问题的话,怎么喝水也会中毒呢?但专家表示,长时间大量饮水,或者短时间超大量饮水,就有可能引发水中毒。“因为人体肾脏的持续最大利尿速度是每分钟16毫升,一旦摄取水分的速度超过了这个标准,过剩的水分会使细胞膨胀,引起脱水低钠症,一般会导致头晕眼花、呕吐、虚弱无力、心跳加快等症状,严重的会出现痉挛、昏迷甚至危及生命。”

什么?喝水太多也会“水中毒”?

预防水中毒

专家:可以试试“1天8杯水”

专家提醒市民,为了防止可能出现的水中毒,在白领中流传的“1天8杯水”是不错的办法。

喝水保健的原则就是“少量多次”,一般是以一天2000~2500ml为宜。通常皮肤出汗潮湿,损失约200ml水分,大汗淋漓损失约300~500ml水分。夏天由于隐性失水比较多,相对的要多一些;如果不剧烈运动,2500到3000ml就可以了。

平时要养成主动饮水的好习惯,每天在清晨起床后、上午10点左右、下午3~4点、晚上就寝前这四个“最佳饮水时机”要饮用1~2杯白开水,在出汗较多、运动或洗澡后也应注意及时补充水分。

清晨可以说是一天之中补充水分的最佳时机,因为清晨饮水可以使肠胃马上苏醒过来,刺激蠕动、防止便秘。更重要的是,经过长时间的睡眠后,血液浓度增高,此时补充水分,能迅速降低血液浓度,促进循环,让人神清气爽,恢复清醒。

另外,人体在睡眠的时候会自然发汗,在不知不觉中流失了水分及盐分,而睡眠的八小时内,身体都无法补充水分,因此专家建议在睡前半小时要预先补充水分、电解质,让身体在睡眠中仍能维持平衡的状态,同时也能降低尿液浓度,防止结石的发生几率。

什么?喝水太多也会“水中毒”?

治疗水中毒

1.轻症限制进水量

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使入水量少于尿量。或适当加用利尿药,以依尼酸(利尿酸)和呋塞米等袢利尿药为首选。

2.急重症水过多和水中毒

治疗要以保护心、脑功能为目标,以脱水和(或)纠正低渗为目的。

(1)高容量综合征为主者以脱水为主,减轻心脏负荷。首选呋塞米或依他尼酸等袢利尿药对于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的患者,要注意补充有效血容量。危急病例可采取血液超滤治疗。明确为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多者,可选用地美环素或碳酸铿治疗。保护心脏、减轻心负荷可用硝普钠纳、硝酸甘油等血管扩张剂。

(2)低渗血症(特别是已出现精神神经症状)者应迅速纠正细胞内低渗状态,除限水、利尿外,应使用3%~5%氯化钠液,严密观察心肺功能等病情变化,调节剂量及调速,一般以分次补给为宜。可同时并用利尿药,以减少血容量。注意纠正钾代谢失常及酸中毒。

什么?喝水太多也会“水中毒”?

相关文章